模具氮化工艺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模具氮化工艺操作规程.doc

模具氮化工艺操作规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江阴南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模具氮化工艺操作规程1、目的:zhiyong.bai@aplah.com为了保证模具氮化的质量,提高模具工作带的硬度,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型材的表面质量,特制定本规程。2、范围:本规程仅适用于南京摄山电炉总厂制造的RN-75-6K型新型可控井式渗氮炉。本规程适用江阴南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旧模具的氮化。3、工艺流程及氮化工艺曲线:3.1工艺流程:3.2氮化工艺曲线:24、操作程序及要求:4.1模具的准备:4.1.1新模具必须经试模合格,模具的型腔内各部位必须抛光,去掉碱垢和尖角,过渡部位要圆滑,未经处理的模具不准氮化。4.1.2使用过的模具要按4.1.1的要求进行检查,并要重点检查桥位部分和棱角处有无裂纹,确认无误后方能重复氮化处理。4.1.3模具表面应清洁、无油污、锈蚀和其它脏物,工作带可用酒精或汽油或香蕉水清洗干净,否则不准入炉氮化。4.2设备气密性检查:氮化前应对加热炉、氮化罐和整个氮化系统的管道接头处进行气密性检查,保证氨气不漏和在管路中畅通无阻。氨气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0-25%时,遇到火会引起爆炸。漏气的检查办法时用酚酞试纸浸湿后放在怀疑的漏气处,试纸变红就证明漏气。4.3炉体和温控系统检查:开炉前必须检查炉体、炉腔、炉盖、升降系统、循环风机、电气控制系统、温控系统、测温系统等是否稳定、可靠、灵活;进气管、出气管、水冷系统、氨气瓶阀门等是否正常完好。4.4氮化过程的操作:4.4.1将模具吊入氮化罐内,封闭炉盖。4.4.2把氨气瓶中的液氨经过减压阀,通过氨气干燥柜通入炉内,将炉内的空气排出。时间为15分钟,氨气的压力为0.2MPα以下。34.4.3通电升温,炉温升到100℃时,打开冷却水阀。当炉温升到200-250℃时,保温0.5-1小时,并开动循环风机,将氮化罐和管道中的空气充分排出。当罐内氨的分解率为零时允许继续升温。这时可降低氨气流量,保证炉内正压,保证模具不被氧化。4.4.4当炉温升到450℃左右时,要控制升温速度,同时,应加大氨气流量,使分解率控制在20-30%左右,迅速提高模具表面氮化的浓度。4.4.5在达到氮化温度前5-10℃时或到温初期,应校正罐内的温度。4.4.6保温,当氮化罐内温度达到520-530℃时,氮化过程就进入保温阶段,并调节氨气流量,控制在500-1200升/小时,分解率控制在30-40%范围内。4.4.7保温初期,要记下氨气的进气和排气压力。在保温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压力不变,同时每隔1小时测氨气分解率一次,并将相应的氮化温度、进气和排气压力一起记录下来。4.4.8要经常观察温控系统和循环风机运转是否正常。进气、排气压力是否稳定,模具在炉内保温时间为9-11小时。4.4.9冷却:保温结束,开始停电降温。必须继续通氨气,保持炉内有一定的正压,防止空气进入使模具表面发生氧化。4.4.10当罐内温度降到450℃以下时,可将炉门打开加速冷却,当温度降到200℃以下时,便可停循环风机,断绝供给氨气,然后打开炉盖,取出模具及试样。5、注意事项:5.1新安装的炉子,大修后或停炉三个月的炉子,在使用前必须进行4烘炉。其烘炉工艺如下:温度(℃)保温时间(h)炉盖要求炉罐情况100≥24打开吊出炉罐200≥12打开吊出炉罐350≥12打开吊出炉罐500≥8关闭炉罐吊入,开风机、开冷却水650≥8关闭炉罐吊入,开风机、开冷却水注:烘炉的其他要求,请参照使用说明书执行。5.2在装炉、出炉时,应停止通氨,并切断电源。5.3炉温在100℃时通水冷却,200℃以上开循环风机;降温时温度降到200℃以下关闭循环风机;100℃以下才能关闭冷却水。5.4禁止向炉膛内抛扔工件和其他脏物,要经常清理氮化罐。5.5氮化8-12炉后为一个使用周期,应进行一次不通氨气,在650℃保温4-6小时的炉罐脱氮处理。5.6炉罐长期使用会产生焊缝脆裂,氨气泄露,应予仔细检查,重新补焊。5.7炉子的机械传动部位及风机轴承的水冷部分要经常检查,升降轴的支撑轴座要经常润滑。5.8电炉坑渗水时应及时排水,防止电气线路受潮短路。生产技术部江阴南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