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上传人:猫巷****忠娟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认识区域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认识区域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读图,完成1~3题。1.图中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的特征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具有层次性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草原被破坏后,沙尘暴会影响到湿润区、半湿润区,这说明()A.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B.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C.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区域之间无界线可言3.半干旱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解析第1题,该图没有表示出所示区域的面积和形状,仅表示了干湿区域的分界线,在每个干湿区域的内部其干湿度是相对一致的。第2题,当草原放牧区的植被遭破坏后,地面失去保护,在大风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沙尘暴。沙尘在强劲的偏北风吹动下会影响到邻近的地区,这说明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第3题,在不同的干湿区域,产生了不同的生产类型,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答案1.B2.C3.C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据说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通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据此完成4~6题。4.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C.降水稀少D.木材短缺5.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A.挡风B.防水C.阻沙D.遮阳6.该地可能位于()A.陕西B.黑龙江C.新疆D.福建解析第4题,“地下四合院”是当地人民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A项正确。地坑院冬暖夏凉,但不是当地环境是冬暖夏凉,B项错误;虽然当地降水较少,但这不是地坑院修建的基本条件,不能通过地坑院反映当地环境是降水稀少,C项错误;这种建筑也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丰缺程度,D项错误。第5题,虽然当地降水较少,但是降水强度大,多暴雨,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中,人们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不可能位于降水丰富的福建和黑龙江,也不可能位于干旱的新疆,最可能位于黄土高原的陕西省,A项正确。答案4.A5.B6.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7~8题。7.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是小麦B.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C.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D.以南的典型植被是热带季雨林8.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C.地形差异D.山地阻挡作用解析第7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华北地区的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该线以南华中地区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华南为热带季雨林。第8题,造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从而导致了气温的差异。答案7.C8.A9.古民居作为中国的一种独特文化,被世界所关注。下列四幅民居图为几种典型代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表示北方民居的是,表示南方民居的是。(2)依据d图,推测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解析根据民居的建筑特点判断,a、d分别是南方的江南水乡民居和云南傣家竹楼;b、c分别是北方的蒙古包和黄土高原的窑洞。蒙古包拆卸方便适合游牧生活。答案(1)b、ca、d(2)d图是傣家竹楼,竹楼可以防潮、通风、散热、防蚊虫叮咬,反映了当地气候湿热、降水较多的自然环境。素养提升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异。据此完成1~2题。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C.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2.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B.平原面积广大,适于机械化耕作C.土壤比较肥沃D.冬季风难以到达解析第1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其中之一就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第2题,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生长期长,作物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三熟。答案1.D2.A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 认识区域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2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