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湿地的定义及分布二、“地球之肾”(作用)三、湿地资源问题四、保护湿地1、湿地的定义: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青海湖鸟岛沼泽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范仲淹《岳阳楼记》洞庭湖(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2)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3)河湖密布,灌溉便利,水产养殖业发达湿地的作用2、洞庭湖的功能(1)生态效益:【探究】洞庭湖由大变小阅读P44:“萎缩的洞庭湖”思考1、洞庭湖为什么会萎缩?泥沙淤积(自然)、围湖造田(人为)思考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人多地少,围湖垦田能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思考3、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好处:增加粮食,带来经济效益。负面影响:(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2)影响航运;(3)破坏生物多样性。活动: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A、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B、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泥沙淤积C、防止水污染D、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E、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后人的需要。严禁滥捕滥猎等,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图2—10的含义是过度性捕捞,破坏了湿地的生产能力。图中渔民用小船和细网在河中捕鱼,连非常小的鱼苗都捕了上来。这种做法会使河湖海中的鱼的繁殖能力下降,导致鱼产量下降。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捕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人类的后来需要。(2009年高考辽宁、宁夏文综卷)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1~3题。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解析:选A。鄱阳湖位于我国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湖泊变浅,湖滩面积大,成为迁徙鸟群的重要栖息地。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鄱阳湖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说明水位季节差异明显。夏季水位高,“湖面一大片”,冬季水位低,“湖面一条线”,也说明该湖湖底是线状洼地。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解析:选B。鄱阳湖湿地自过去50年以来大面积减少,最主要原因是人类围湖造田,湖泊面积萎缩。5、读下图,回答问题。(4)图中的湖泊的缩小将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大片湿地消失,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使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6)1998年,长江洪水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了多次洪涝灾害的历史记录。结合图中提供的资料,试从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方面分析其原因。上游:乱砍滥伐森林、破坏草场资源造成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下游:占用沿岸河道,使河道的排洪和泄洪能力降低。读图,完成下题:(1)图中甲、乙两处湿地的名称分别为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_(2)近年来,甲、乙两处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甲处:注入湖泊的河流,两岸过度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气候变暖,蒸发变强。乙处:流域内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案例拓展1:东北沼泽地1、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开发与保护3、东北区沼泽分布面积自北向南减少,试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4、三江平原为什么会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