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模仿,伴你成熟——应彩云舞台上,常常有名不见经传的年青人,以模仿名星而被人们熟知。且不说,这行为背后的娱乐精神,就模仿过程而言,是年青人取得演艺成功的途径之一。荣幸的是,在多年的工作历程中,我的教育教学也经常被人模仿。这是好事,起码说明那是被大家喜欢的。因此,当获悉:“应老师,我模仿你的《猜猜我有多爱你》,获得了市教学比赛一等奖”。啊,能为年青人的快速成长,提供可感知的经验,我很欣喜。可是,当听闻:“我模仿你的课,领导和专家说,应彩云的这节课是有问题的”。唉,良好的教学设计方案或实践示范,与实践再现之间的距离,却往往让前者来背黑锅,我很郁闷。当然,背黑锅并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必须明白这番模仿的意义是什么,必须弄清这次模仿的本质是什么。对于刚上岗的幼师来说,模仿是必不可少的。今夏,我们看到《中国好声音》里一些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歌者,从未受过专业练习,却在模仿著名的经典歌曲中,学习了真假声切换的歌唱技能。所以,对于没有课堂实践经历的老师来说,模仿优质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自己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自然,逼真的模仿,追求的是不折不扣。李慰宜老师的美术活动《水中倒影》:在打印纸上用水笔图画,再用排笔蘸水涂抹,使之晕开成雨景。课堂里简洁明了的流程而产生的美好画面,使同行纷纷模仿。可是,我看见一年青人在模仿教学中,将打印纸“地道”地换成铅画纸。结果,稍厚的铅画纸,无法较快地吸水,从而无法使笔迹晕开,朦胧的雨景没能显现。显然,这次模仿的效率是低下的。因此,“懒惰”而保险的模仿是完全照搬,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看似木讷的重复中,厚积薄发,幡然领悟。值得提醒的是,即使是追求外在的逼真模仿,也应该有思考。因为,我们一成不变的教学,不可能遇到一成不变的孩子。所以,更为保险的模仿是,不仅“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我模仿时最简单的思考是:为什么。其中,为什么用3张桌子而不是4张、为什么用图片而不用幻灯、为什么要先问后做而不能先做后问、为什么是老师与孩子互动而不是孩子彼此间互动等等,都可以时刻萦绕在脑际。这样,经过一番思考的模仿教学,使我们在处惊不变的淡定中,顺利开展。也许,受思考广度和深度的限制,我们的行动依然会出现偏差,但思考后的偏差,一定会在我们专业技能发展道路上留下深深的印迹。另外,《中国好声音》里有一个广受喜爱的年青人——多亮。拥有优秀歌唱技能的他,刚开唱《小情歌》就吸引了导师和听众——尽管是翻唱,但他风格鲜明地将小清新变成了rock风,于是脱颖而出。同样,拥有一定教学技能的教师,遇到优质的教学活动,模仿、翻版与孩子、同事分享,为什么不呢?只是,智慧的模仿,不可忽视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不是吗,别人的课堂很奔放,自己不具备就营造优雅的课堂;别人的课堂教具很炫,自己擅画就边教学边作画;别人善言多讲解,自己巧手就多示范……如此,模仿的课堂,依然带给人们身处异地般别样的情趣。哦!依然着眼青年歌者多亮,《好声音》里他比赛的最后一支歌是《Ibelieve》。年青人都知道这首歌国语有著名歌手孙楠和范逸臣的二个版本。二个同样深情的感觉里,前者稍豪情一些,后者更悲情一点。比赛现场多亮翻唱范逸臣的版本时,把孙楠版的最后一句“依偎在一起,从此永远不再分离”嫁接了过来。于是,歌声里因少了悲情而柔情似水。这应该是模仿的最高境界了。喜欢一个优质的教学,却又不完全称如自己心意,怎么办?积极主动的改造,使模仿活动附上了“我”的灵魂。只是,这样对优质经典的改变,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成熟的专业思想,故得慎重。不过,随着大量模仿之中对不如意部分改造的增多,渐渐地,我们离创造优质和经典已经不远了。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从或多或少的模仿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可以体会到:准确而有效的模仿,可以助推我们快速发展,而模糊而偏差的模仿,最终将蹉跎了孩子和自己的岁月,耽误了各自的前程。许多年青同行对我豪言壮语:“我要在模仿您的教育教学中,进步和强大!”我很乐意。但愿在模仿我的不久,成就一个有灵魂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