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深度课堂的探寻——听赵劲松老师《认识平行》心得10月18日在济渎路学校聆听了安徽名师赵劲松老师的课,深深被赵老师精彩的教学设计、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所折服。他执教的课使每一位学生都很兴奋,使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很激动和佩服,不断赢得阵阵掌声。深度课堂的探寻赵老师的课堂充分向我们展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村。”课后赵老师与老师进行了一场交流,题目就是《深度课堂探寻》,充分展现了赵老师钻研教材的精神。“互相平行”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个平面内”,这句话十分简单,教材和资料也没有过多的讲解这句话,但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赵老师在不同的时期展现了不同的教法,总对自己和他人的教法不满意,经过看朱乐平老师教学这节课的视频和多种版本的教材,赵老师最终确定了直接告诉法,让学生对这句话提出疑问,借助长方体学具和两根筷子让学生上台摆一摆,通过直观演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互相平行为什么必须“在同一个平面上。”教材做一做习题安排中第一道是画了一条平行线,让学生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大多老师让学生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就结束了,而赵老师却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只能画一条吗?”,进一步引导学生探寻出可以画许多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推论得出:与同一条直线平行的直线互相平行”,使学生的思维再度得到拓展,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在不知不觉就得到发展,这就是赵老师充分挖掘教材的结果。他这种钻研教材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放飞学生的思维《认识平行》这节课向我们生动展示了赵老师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的。导入新颖有趣,刚开始赵老师用课件出示了“眼睛”图——目——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接着出示了四个面的长方体,每个面上一个字,“无始无终”让学生猜谜底,引出一条直线,说说直线的特点,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被激活。探究新知中,赵老师大胆地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条直线,然后在展台上展示。学生的作品真是多种多样,学生通过对比和联系进行归类,引出相交和不相交,得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然后让学生自学、提问,抛出“在同一个平面内”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学生借助长方体和筷子操作演示理解这句话,一目了然,直观形象而又简洁明了。看似平凡的练习题中透露着深意。在找图形中的平行时,赵老师设计了富有深刻含义的图形,从“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三角形平移后的三角形”,既通过图形理解了平行,又通过图形的变换体会到了知识间的联系。特别是三角形平移后找两个三角形之间有没有平行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移和平行是有关系的,形成知识网络。更值得喝彩的是赵老师让学生画平行线,学生在自己的白纸上尽情释放着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集体交流中出现了多种方法。学生在演示中自己说“我的方法也会出现失误”,认识到自己方法的不足。有的学生利用三角板画平行线;虽然没有学过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但有的学生就有一种感觉,先画一条直线,在直线的左面量出现几厘米,右面也量出几厘米就画出平行线;最后一个学生把直尺和三角板搭配在一起画平行线。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在这个时候得到极大的开发,赢得了在场所有老师的阵阵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学生,也是送给赵老师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思维的翅膀,赵老师的课真正地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的课堂。师者,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