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环己酯的合成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丙烯酸环己酯的合成研究.doc

丙烯酸环己酯的合成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7卷第1期22101年1月2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UNLOHNQUTAHROLEORAFSAGIECESCLEGV0.7No.2121De.c2101丙烯酸环己酯的合成研究肖春妹,潘仲巍,李文杰(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福建泉州320)600摘要:以丙烯酸和环己醇为原料合成丙烯酸环己酯,考察了不同催化剂、阻聚剂用量、催化剂用量、醇酸比及反应时间对丙烯酸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化剂为甲基苯磺酸,催用量为1,酸比为%醇15阻聚剂为3o带水剂用量为5,.,%,%丙烯酸转化率大于9%,0选择性大于8%.0关键词:丙烯酸;己醇;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苯磺酸中图分类号:Q4.T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2―6021)2-09-31730(011050SnhssoylhxlarltyteifccoeycyaeXAhne,AhnwiLneIOCumiPNZoge,IWeji(.eatnfhmilnicecsQazoolnvri,unhu320,hn)1DprtecdLfSie,unhuNrisyQazo600CiameoCaaenmaUetAbtatCcoeycyaeiyteieiclcdadceoeao.Teautoaaytadtesrc:ylhxlrltssnhsdwtAriainylhxn1hmonfctlsnhazhycdfrnaayt,teautohbtradctls。tertfccoeacoAclcdadratntieetctslshmonfiiinaaythaioylhxn?triainecimenoolycoiwaivsiaesnetgtd.ThrslsndctdhtThctlsobneeufnccdeeutiiaeta:eaaytfeznslia椤。鳎?l;Thrtofos%eaioecoeaooAclcdws15,ihbtrwa‰,tesletwa%;hov ̄inoclcdiylhxnlriaia.tycniis3ohovns5tecneofariaisycaoe9%adteslciiSaoe8%.bv0nheettibv0vyKersarlcd;ccoeao;ccoeyclt;bneeufneaiywod:ciaiycylhxnlylhxlaraeeznslicdyo丙烯酸环己酯是一种结构特殊的丙烯酸酯,含有环状基团且有双键,可作为溶液聚合或者悬浮聚合的单体或共聚单体.其聚合的产品具有高的折射率、优良的耐水、耐磨、学品、耐化耐热性能以及低收缩性和高硬度等优点….因而它作为品质优异的活性交联剂、稀释剂,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外壳涂料、型涂料、固体涂料、溶剂高粉末涂料、溶性树脂、水高分子絮凝剂、纺织助剂、石油降凝剂及医用材料等方面.丙烯酸环己酯的主要消费地区在欧、、美日等国家,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合成氟树脂和光固化涂料需求增加,丙烯酸环己酯的需求量也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烯酸环己酯的合成方法有两种:丙酯交换法,:特即在定催化剂作用下,丙烯酸酯和环己醇,进行酯交换,生成丙烯酸环己酯和相对应的醇;直接酯化法,丙烯酸和环己醇进行酯化反应.目前,除了专利文献外,其它公开文献报道较少.本文以丙烯酸和环己醇为原料合成丙烯酸环己酯,考察醇酸比、化催剂、阻聚剂等各种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为丙烯酸环己酯的工业化合成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1实验部分11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丙烯酸,甲基苯磺酸,酸,..汕头市西陇化工有限公司;己醇,R,9.%,硫AR,环A..I9O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己>环烷,..≥9.%,AR,95上海联试化工试剂有限公司;磷钨酸,..39.%,AR,90对苯二酚,.t9.%,AR,90成都科龙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阿贝折射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一2S型电子天平,B24北京塞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S2型电热恒温水SY浴锅,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D型调温电热套,KM城华鲁电热仪器有限公司;JJ一1型定时电动搅拌器,江苏省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Z型微量有机制备仪,MZ天津玻璃仪器厂;es40Nx一7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u美国Ncl公司.ieot收稿日期:0l021一7一l9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A51)泉州师范学院校基金资助项目(z8)J036;q01作者简介:肖春妹(98一)女,17,福建莆田人,泉州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及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