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题目结题报告(研究报告)项目名称:计算机信息管理(经贸)专业集群式模块化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主持人:毕丛娣项目主持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课题批准单位: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的基本情况1、问题的提出在进行高等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中,课程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核心和关键。借鉴研究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和专业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十分重要。辽宁对外经贸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经贸)专业是辽宁省高职高专试点专业,为了促进该专业建设和改革,加快发展步伐,成为全国高职高专的示范专业,因此我们申请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经贸)专业集群式模块化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与实践,重点结合专业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模式,使现代信息社会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规范、实效”,并适应国内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国外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早,在各方面积累了很多成熟的宝贵经验。目前,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影响较大的国外课程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MES及北美的CBE,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基本上还处在以传统专科中心基础上的转轨阶段,很多地区和院校纷纷校仿,甚至照抄照搬国外的先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和专业特点,所以收效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蒋乃平先生率先研究并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块化课程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省内外部分院校的个别专业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而且在理论上已逐渐形成体系,在实践中也接受了并正在进一步接受考验。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在理论上尚需要经过进一步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完善,在实践上也需要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在结合具体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经贸)等专业特点方面需要对集群式模块化课程模式进一步地分析、研究与实践。同时,可以在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中,积累一些适合我省和不同专业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宝贵经验。2、本项目的改革研究内容、目标、主要特色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计算机信息管理(经贸)专业集群式模块化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研究,是在辽宁省高等职业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多年改革与建设的基础上的研究成果之一。主要是在借鉴、研究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信息管理(经贸)专业的特点、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探讨适合中国国情和专业特点的新课程模式。包括:职业群模块的结构与构成、模块间的联系与整合、模块间对应的课程及专业应用型人才需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等。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进一步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集群式模块化课程模式;根据现代信息化社会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态势,结合信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特点深入研究、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新理论、新模式和新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模式,并在改革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专业课程模式,以实现学科中心课程体系与活动中心课程体系的有效对接,适应多元整合型课程模式这一国际潮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使之更加系统、科学、完善,形成适合专业及行业特点和发展方向的最优化课程模式。在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中,积累一些适合我省和不同专业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宝贵经验。本项目的主要特色是: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集群式模块化课程模式,结合计算机信息管理(经贸)专业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优化集群式模块化课程模式的新理论、新模式和新方法,同时分析、研究与实践验证这种课程模式的科学性、先进性、实效性。特别是职业群模块的结构与构成、知识素质能力模块的分解与整合,而且,课程设置可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业务调整和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变化,以"活模块"方式进行机动和调整完善。二、项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以我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经贸)专业为研究对象。从该专业入手,研究“集群式、模块化”课程模式的内涵、特点、培养目标、模块化分、课程设置与开发、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并对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特别是职业群模块的结构与构成、知识素质能力模块的分解与整合,形成适合专业及行业特点和发展方向的最优化课程模式。制定出该专业的教学计划。三、项目研究的过程(一)准备阶段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以主抓教学的系主任为课题主持人,由教授、副教授、高级商务师、讲师等教学骨干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在研究前,系统的学习了“集群式、模块化”课程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