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組長:陳可兒(21)引言成年人對潮流俚語的看法題目相關範疇選擇這個題目的原因研習目的我們假設大部分成年人不接受年輕人說「潮流俚語」,因為他們大都覺得該得該些「潮流俚語」不堪入耳,也有可能會令學生的語文能力下降,而他們自己也不會說潮流俚語。定義研究方法訪問人士:謝家浩(博士)現任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副系的主任。研究及教學興趣是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法和教育研究。訪問3訪問鄧思穎教授的片段報章搜集文獻分析3.朱薰(2008)。<<潮語大教訓>>。香港:萬里機構‧萬里書店。問卷調查問卷樣本個案追蹤潮語歌詞研究刊物比較節錄自無線電視:《今日VIP》節目(訪問蘇真真)以下是《今日VIP》節目中訪問蘇真真之部分對話內容:Q=主持A=蘇真真1.Q:潮語跟俚語(slang)相不相同?A:一部分相同。潮語和俚語都是俗語,但潮語是比較流行的俗語,其實我們可以從潮語看出當代年青人的狀態和生活。2.Q:哪些潮語已經落伍呢?A:其實潮語落伍與否是取決於實用性和無可取代性。當一個用語無法被其他用語取代,就可能會一直流傳下去,例如『hea』這潮語已經流傳了幾十年。完成本專題研習後,推翻了本研究假設,因為根據各研究方法得出結論是:成年人大多都接受潮流俚語,他們對潮流俚語的看法都是正面的。潮流俚語如果不是粗俗的,也有它的好處,只要年青人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潮流俚語便可以了。時間不足:我們研習的時間也不足夠,否則我們就可以得出更多的資料。金錢不足:我們的資金亦不太充足,要外出訪問的話,在交通方面也有金錢上的負擔。資料不足:以前,只有很少作者會出版一些與潮流俚語有關的書籍,近年才多一點,所以我們找書籍的時候,也遇到不少困難。成年人應接受潮流俚語。家長可多用潮流俚語跟青少年溝通。青少年應該盡量避免在嚴肅或正經的場合中說一些比較粗俗的潮流俚語。教師可利用潮流俚語講解中國語文之語法。大學可嘗試增設「潮流俚語」這一科,因為現時我們對它的認識比較少。可舉辦一些講座,讓成年人可對潮流俚語有進一步的認識,不會認為潮流俚語僅是一些粗俗或不雅的用語。學校可設立潮流俚語學會,從而令學生對潮流俚語有更深的認識。創作廣告的人可嘗試在廣告中加插一些潮流俚語,吸引多些年青的顧客。資料來源文獻:1.歐陽偉豪(2008)。<<粵講粵法>>。香港:明窗出版有限公司。2.朱薰(2009)。<<潮語新聞字>>。香港:萬里機構‧萬里書店。3.朱薰(2008)。<<潮語大教訓>>。香港:萬里機構‧萬里書店。4.張志恆,歐陽偉豪,郭必之,鄧思穎,周志仁,彭心怡,陳山青,嚴修鴻,魏慧斌,莊初昇,羅秋平,張建軍,方平權,王毅力,商艷濤,王蘭(2010)。<<中國語文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鳴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