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护理.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8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子宫肌瘤的护理.ppt

子宫肌瘤的护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内容一.病因二.病理肌瘤变性三.分类按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分四.临床表现(2)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肌瘤逐渐生长,当其使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或为位于宫底部的较大浆膜下肌瘤时,常能在腹部扪到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为明显。包块呈实性,可活动,无压痛。肌瘤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引起周围器官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贴近膀胱者可产生尿频、尿急;巨大宫颈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特别是峡部或宫颈后唇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大便不畅、排便后不适感;巨大阔韧带肌瘤可压迫输尿管,甚至引起肾盂积水。(3)腹痛、腰酸、下腹坠胀:病人通常无腹痛,当肌瘤压迫盆腔器官、神经、血管时可出现腰酸、下腹坠胀,月经期加重。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引起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并伴发热、恶心。(4)白带增多: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增多,加之盆腔充血,可使白带增加。子宫或宫颈的黏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坏死时,则产生血性或脓性白带。(5)不孕与流产:子宫肌瘤可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致宫腔变形,影响精子运行、妨碍受精卵着床。肌瘤患者自然流产率高于正常人群,其比约4∶1。(6)贫血:由于长期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较严重的贫血多见于黏膜下肌瘤患者。五.治疗方法(1)雄激素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甲基睾酮和丙酸睾酮,可抑制肌瘤生长。应注意使用剂量,以免引起男性化。(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常有药物有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等。但不宜长期持续使用,仅用于手术前的预处理,一般用3~6个月,以免引起低雌激素引起的严重更年期症状;也可同时补充小剂量雌激素对抗这种副作用。(3)其他药物: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近年来临床上试用以治疗子宫肌瘤,可使肌瘤体积缩小,但停药后肌瘤多再长大。(二)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包括肌瘤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可经腹部亦可经阴道进行,也可行内镜手术(宫腔镜或腹腔镜)。术式及手术途径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年龄、有否生育要求、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医疗技术条件等因素。(1)肌瘤切除术:将子宫肌瘤摘除而保留子宫的手术,主要用于40岁以下年轻妇女,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突出于子宫颈口或阴道内的黏膜下肌瘤可经阴道或宫腔镜切除。(2)子宫切除术:症状明显者,肌瘤有恶性变可能者,无生育要求,宜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可选用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年龄较大,以全子宫切除为宜。术前须除外宫颈恶性疾病的可能性。六.护理诊断七.护理措施二、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给予安慰、解除顾虑和恐惧。2.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上自剑突,两侧至腋中线,下达大腿内侧上1/3及会阴部皮肤,特别注意脐窝的清洁。注意要用肥皂、温水洗净,剃毛时切勿划破皮肤。3.肠道准备:术前1日晚餐进易消化的流质后禁食水,遵医嘱术前晚及术日晨给予灌肠或术前晚口服钠盐,排空肠道,以利于手术。4.阴道准备:子宫全切者术日晨消毒后甲紫涂宫颈和穹窿部。5.个人准备:取下病人可活动的义齿、发卡、首饰及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长发者应协助梳成辫子。6.其他:遵医嘱术前1日做血型鉴定、血交叉、配血、药敏实验。术前1日晚睡前按医嘱服用镇定催眠药物,保证患者在手术前能充足地睡眠和休息。7.了解手术日晨有无月经来潮,体温升高等情况,并做好交接工作。二、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检查伤口敷料,静脉通路,受压皮肤情况,接好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了解术中情况。2.卧位:按麻醉方式安置病人于适当体位。全麻未清醒前、硬膜外麻醉者,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6h后每2h协助翻身,一般术后次晨采取半卧位。3.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表情、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至病情稳定。(2)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或敷料脱落,如有应及时寻找原因,汇报医生。(3)观察尿量变化:术中有可能伤及输尿管,术中分离粘连时,牵拉膀胱及输尿管都将影响术后排尿功能。为此,术后应注意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并认真观察尿量及性质,术后病人每小时尿量至少50ml以上,通常次全子宫切除术后48小时拔除尿管,全子宫切除术后72小时拔除尿管,肌瘤挖除24小时后拔除尿管,拔管前应指导病人定时夹闭尿管,锻炼膀胱功能,防止尿潴留的发生。如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伴血压逐渐下降,脉搏细速,病人烦躁不安或诉说腰背疼痛或肛门处下坠感,应考虑有腹腔内出血。(4)观察腹腔引流液: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