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狐狸和乌鸦》教案.docx
上传人:是湛****2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狐狸和乌鸦》教案.docx

苏教版《狐狸和乌鸦》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狐狸和乌鸦》教案苏教版《狐狸和乌鸦》教案(精选17篇)苏教版《狐狸和乌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生对新知识点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进行意义建构的?学生通过小组自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狐狸的表情,使学生的表情读得以发展,并且练习“得意极了,直流口水”等词的用法培养逆向思维。2、认知目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其进行说话练习,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进行创造性想象说话。3、技能目标初步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师生间平等、民主;学生间团结、合作、友好、竞争。教育技术手段1、电脑动画:利用电脑动画便于学生讨论狐狸的表情与语气。2、投影仪:利用投影集中归纳问题,练习说话。教与学过程步骤课前活动(用词造句)板书课题:6、狐狸和乌鸦交代目的:感情读课文,学习词语练习说话。一、指名读一段师: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二、指名读二段师:这时乌鸦会想些什么?(想象说)三、学习第三段狐狸看见乌鸦嘴里的肉有什么反应?词语‘直流口水’---说话练习四、狐狸为了骗肉怎么做的?乌鸦有什么反应?生:在书上划出相应的句子。投影:学生到前面演示自己画的句子。(读)动画:观察狐狸的表情分组讨论:狐狸的话应该怎么读?指名汇报表情读训练:狐狸的三次话1、您好!亲爱的乌鸦!2、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3、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指名读---》讨论优缺点---》指名读加动作练习分组:(练习表演狐狸和乌鸦——》指名表演)词语‘得意极了’——》说话练习分角色读课文五、想象说话(续尾)师:狐狸钻到洞里之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小组讨论)小结作业1、学习这篇课文知道了什么道理?2、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6、狐狸和乌鸦问候乌鸦不做声问候孩子看了一眼夸羽毛嗓子得意极了苏教版《狐狸和乌鸦》教案篇2第二课时一、检查生字词。1、读生字词。乌鸦叼(要注意哪里)肉狐狸抬关馋(写时要注意什么)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把上面的词语连起来说说。(可以调换词语顺序说)二、提问题。1、课文是围绕“骗”字写的,围绕“骗”字可以提什么问题?2、结果乌鸦有没有上当?可以提什么问题?三、学习课文。1、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听课文录音。2、狐狸为什么骗乌鸦的肉?3、看图说说乌鸦的嘴馋。4、课文中哪句话是写狐狸嘴馋的?读课文中的句子。(指名读,评价,齐读)5、这时候狐狸是怎样想的?6、狐狸到底是想什么办法使乌鸦的嘴巴张开?自由读4—7自然段。(1)狐狸说了几句话?指名读第一句话,评价。这句话读时特别要注意哪些词?再指名朗读。(2)指名读第二句话,问:你特别要注意哪些词,为什么?指导朗读这句话。(3)自由读第三句话,同桌同学讨论读时应注意哪些词。指导朗读。7、狐狸为什么要说三次话,看课文找答案。(1)第一、二次狐狸有什么表现?(2)第三次狐狸为什么张开嘴巴?(3)师:狐狸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好听),所以,我们读时也要一次比一次……(好听)。(4)学生练读。(5)指名读,分角色朗读。8、课件演示肉从乌鸦嘴巴掉下来。用“刚……就……”练习说话,并写下来。四、想象说话。1、乌鸦看着狐狸叼起肉,心里怎样,怎么想?2、拼拼读读乌鸦留给我们的话。(课后练习)3、故事还没结束呢,过了几天,乌鸦又从外面叼了一块肉,又遇上了狐狸,这时,狐狸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说:“我认为狐狸挺聪明的”,在这里,我并没有要为狐狸“申冤平反”的意思,而是欲擒故纵,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得出这则寓言故事中蕴含的另一道理: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取食物,而不是欺骗。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让别人受到伤害,也是不可取的。这个道理隐含在课文这中,我挖掘了教材中的空白点,把它寓于教学之中,于无形之中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另外,当我把这个看法说出来的时候,也有几个同学举手表示赞同,说明我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孩子的看法,这又涉及到另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新课标提倡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但“个性化阅读”也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不能背离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很多的是非观念并不是很明晰,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狐狸为了这块肉,的确是想尽了办法,动足了脑筋,抓住了乌鸦爱听奉承话的特点,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吃到了这快肉。但老师要让孩子明白:这样一来,乌鸦受到了伤害,她的孩子受到了伤害,狐狸为了自己却伤害了别人,这也是不对的,这种“聪明”不可取,不能学习。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培养,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我们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使教学演变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