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代****回来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商族本属东夷族的一支,但商族也将他们的来源与黄帝联系起来。这反映出夏、商、周三族()A.文化上属于同宗同源B.民族认同具有一致性C.出现华夏认同的观念D.文明上体现多元一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商周。根据“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可得出夏商周三族都认同自己是炎黄后裔,有共同的民族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三者的民族认同,文化上并不是同宗同源的,排除A项;华夏认同出现于春秋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认同,而不是文明上多元一体,排除D项。故选B项。2.汉武帝初期,十三州刺史为丞相属吏,由“司直(丞相下属官员)督刺史”;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由御史中丞“督部刺史”。这一调整()A.旨在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折射出中枢权力的调整D.拓宽了对地方的监察渠道【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影响题和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是汉武帝时期(中国)。据材料“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可以看出刺史之前是丞相属吏,到汉武帝晚期,改由御史大夫统领,说明中央权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C项正确;中枢权力的调整,与监察规范有效无关,排除A项;仅从材料,只能看出中央权力的调整,无法得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权力的调整,无法得出拓宽了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故选C项。3.宋代统治者自立国之初,便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商业发展的措施,“一切弛放,任令通商”,使其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自由发展。这表明宋初()A.经济政策较为务实B.经济结构发生改变C.农耕经济发展缓慢D.税收来源出现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宋初(中国)。据材料“一切弛放,任令通商”,可以看出宋初立国,通过一系列保护商业发展的措施,对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明政策较为务实,A项正确;北宋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排除B项;仅从保护商业发展的措施中,无法得出农耕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政府税收来源,排除D项。故选A项。4.如表为1681—175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BEIC)对华输出货值比例(单位:两),据如表可知,当时()年份货物白银白银所占比例(%)168131,35037,50054169916,42579,8338217179,63699,00091173112,747657,00098175170,476412,80085A.中国成为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B.英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不断增加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明显优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681—1751年(英国)。据表格信息可知1681—175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出的货物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白银以及白银所占的比例都在增长,说明此时英国对华贸易中,严重逆差,侧面说明在正当贸易中,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D项正确;仅从两国贸易的数据,无法得出中国成为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帝国主义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掠夺方式,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此时鸦片战争尚未爆发,排除C项。故选D项。5.如图是近代某文章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其作者是()A.魏源B.张之洞C.康有为D.陈独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注音库运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中的“内篇、外篇”“同心第一”等内容,可得出这是近代洋务派代表之一的张之洞的《劝学篇》,主旨是以中学为内学,以西学为外学,以中学治身心,以西学应世事,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B项正确;魏源的代表作品是《海国图志》,排除A项;康有为的代表作是《孔子改制考》,排除C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6.新文化阵营所否定的只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封建化儒学,而非原始意义上与先秦诸子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