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之教育实验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2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研究方法之教育实验法.doc

教育研究方法之教育实验法.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实验研究教育实验研究一、教育实验研究的含义一、教育实验研究的含义(一)教育实验研究的含义(一)教育实验研究的含义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二)教育实验研究的特点、优点、缺点(二)教育实验研究的特点、优点、缺点1、特点:1、特点: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2、优点:2、优点:第一,可主动设置条件。即可以通过控制实验对象,第一,可主动设置条件。即可以通过控制实验对象,操纵研究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使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操纵研究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使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最大化,无关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最小化,因影响最大化,无关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最小化,因而使人可以观察到在自然条件下遇不到的情况,从而而使人可以观察到在自然条件下遇不到的情况,从而扩大了研究的范围;扩大了研究的范围;第二,可重复验证。即实验的结果可以在相同的实验第二,可重复验证。即实验的结果可以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检验;条件下进行检验;第三,可分别考察各种因素的作用。即它可以把某些第三,可分别考察各种因素的作用。即它可以把某些特殊的因子分离出来,易于观察某种因子的效果;特殊的因子分离出来,易于观察某种因子的效果;第四,便于量上的统计,容易获得比较可靠的结果。第四,便于量上的统计,容易获得比较可靠的结果。3、缺点是:3、缺点是:第一,实验研究通常适合于研究自变量数第一,实验研究通常适合于研究自变量数目较少且清晰、可以分解并加以操作的问目较少且清晰、可以分解并加以操作的问题,而教育活动本身往往包含着多个变量题,而教育活动本身往往包含着多个变量和复杂的相互关系;和复杂的相互关系;第二,教育研究涉及的价值判断将对实验第二,教育研究涉及的价值判断将对实验的客观性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和影响;的客观性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和影响;第三,测量工具的限制,现有的测量工具第三,测量工具的限制,现有的测量工具难以描述教育情境中的复杂行为;难以描述教育情境中的复杂行为;第三,研究人员的限制。第三,研究人员的限制。(三)(三)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线索模仿自然科学实验;从一般教育活动分化模仿自然科学实验;从一般教育活动分化发展而形成发展而形成见见裴娣娜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研究方法导论》》,,pp.237pp.237--243243(四)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功能(四)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功能::教育实验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和检教育实验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和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重要手段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重要手段..具体说来,教育实验可以:具体说来,教育实验可以:检验现有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并改进教检验现有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并改进教育教学过程与方法;育教学过程与方法;为发现和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基础;为发现和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基础;检验、变通、改造与发展引进的教育理论;检验、变通、改造与发展引进的教育理论;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五)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基本程序)(五)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基本程序)教育实验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教育实验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实施————总结三个基本阶段。这是一个相对稳定总结三个基本阶段。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序的结构序列。的、有序的结构序列。1.1.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11)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22)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33)确定实验的自变量;)确定实验的自变量;((44)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55)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