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京医科大学二○一一年上半年行政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要点2011年上半年,学校全面启动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推进临床提升,深化各项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半年,学校行政工作要在上半年取得的工作进展基础上,继续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科学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使学校各项事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2011年上半年工作进展(一)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在今年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中,启用了新的任职条件,共有320人通过评审,其中正高11人、副高62人、中级247人;结合学科发展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6人达成引进意向;组织申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青年千人”计划、江苏省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工程和荣誉称号43人次。1人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名师。注重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兼备的拔尖人才。上半年,学校顺利完成951名学生临床技能考核工作,“多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模式日趋成熟;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中,学校参赛队取得二等奖,这是学校连续两次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取得佳绩;在第二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学校2名参赛选手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改革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含儿科)二级学科轮转与导师双选制度,尝试多样化选择方案的运行;暑期开展七年制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集体备课和研讨活动,对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起到较好效果;共有6名七年制学生被选拔为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2名学生被保送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博连读、10名学生实现转专业学习。开展教学成果表彰。上半年,学校积极组织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励项目的申报工作,其中申报省级项目37项;选送7部教材参评省级精品教材;通过省级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扬子江奖教金、青年教师奖教金、“友谊杯”教学督导特别贡献奖等评选,大力营造重教尚教的良好风气,激励广大教师精于教学、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学校制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实施方案,这是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的首举;对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大力度改革,致力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遴选博士生导师29人,科学学位硕士生导师65人;在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各类项目申报中,学校获得省优秀博士论文3篇、优秀硕士论文5篇、研究生双语授课教学试点项目1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3项、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特色活动1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立项51项。留学生生源质量明显提高。学校留学生生源国别增至18个,目前,已招收2011级留学生49名,其中本科生46名,硕士研究生3名,预计招生人数将在70人以上;提高港澳台生源质量,停止招收“试读生”,全部通过国家联招考试的方式录取;加强管理,严把教学关,实现考试零作弊;建设留学生试题库,完成8套全英文试题的翻译工作和4套全英文试卷的出题工作。继续教育学院在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获得新突破。获准开设康复医学(专升本)专业;口腔正畸学、口腔内科学、外科学总论3门课程被评为2011年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认真开展“社区好医生”续广军同学先进事迹学习和宣传活动,产生广泛影响。重视学生工作。上半年,学校认真组织评奖评优,共有1261人次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助学金和荣誉称号,学校首次获得“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通过构建平台,完善制度,不断推进“学习型、研究型”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整体水平。学校不断改进招生宣传方式,招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共录取各类本科新生2126人。本一理科投档线361分,连续四年位居江苏省属高校之首;本二理科投档线335分,文科投档线337分;本三理科投档线314分,文科投档线305分。共录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94人,其中科学学位561人,专业学位233人,录取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30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30人。上半年,共有博士毕业生96名,其中77人获得科学博士学位,6人获得临床专业博士学位;毕业硕士生495名,有491人获得硕士学位。截止8月20日,研究生总就业率为79.47%,本科生就业率为75.6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学生全面成长,通过极具特色的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上半年,围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红歌会、形势政策报告会等30多项专题教育活动;举行以“追寻红色足迹,奏响青春之歌”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在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校参赛的6个节目获得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第三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