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易学与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摘要]:《易经》本是殷周之际神职人员卜筮经验的结晶。其中蕴含了多种世界观的萌芽,也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其后的《易传》全面的升华了《易经》的思想,也将其管理思想系统化了。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其管理思想亦随之渗入作坊的生产和管理之中,并引申成为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关键词】:易经;易传;易学;企业管理OnSchoolofZhouyiandBusinessManagement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LuoChi(DepartmentofPhilosophy,HubeiUniversity,Wuhan430062,China)Abstract:“Yijing”originatedfromthedivinationexperienceoftheclergy,whichwasrichinbothanumberofworldideologyandprofoundmanagementideas.The“Yizhuan”developedtheideologyof“Yijing”andsystematizeditsmanagementideology.Withthedevelopmentofsocialdivisionoflabour,itsmanagementideologyhasbeenintroducedintotheproductionandmanagementofworkshopandextendedintocharacterizedenterprisesmanagementtheory.Keywords:Yijing;Yizhuan;SchoolofZhouyi;enterprisesmanagement《易经》是殷周之际神职人员进行卜筮预测的经验结晶,反映了先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智慧。《易经》蕴含了尔后各种世界观的萌芽,也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战国时期出现的《易传》(或称《十翼》),开启了易学之滥觞。《易传》不仅将《易经》升华为哲理之书,同时也将其管理思想系统化。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先后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易传》的管理思想亦随之渗透入作坊式的生产管理之中,并逐渐引申为民族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易传》的企业管理论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人本意识;特色管理论;管理思维论。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易学人本论中国的人本思想当追溯到《周易》。考《易经》64卦,除乾、坤二卦以外,其它卦均是以人事命名。其中屯、蒙、需、讼、师,同人、谦、豫、随、蛊、观、颐、大过、咸、恒、遁、大壮、家人、睽、女后、艮、归妹、旅、节、中孚、小过等卦更是以人说事。乾、坤二卦虽言天地,实寓人事于其中。《易经》直言人事的卦爻大约有如下一些方面:教育、婚嫁、御侮、诉讼、战争、人际、德行、人格、家政、养生、处世、商旅、祭祀等。这些卦爻辞反映的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以人为本。《易经》认为,君子遇于坎险,或有凶吝悔乱之咎,当顺其天时,恐惧修省,修其德行,便可无咎以至获吉,充分地体现了尽人事可以改变天命的人本思想。卜筮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告知人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趋吉、避凶。《易经》的这一价值所在,在《易传》中得到了重点发挥。(一)《周易》的人才观首先,《周易》将卦体六爻概括为“三才”,两爻一组,指代“三才之道”。三才之道,以人道为本。《易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说卦传》)《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三才之道也。(《系辞传下》)所谓“三才”,是指以天、地、人为构成宇宙整体系统的三要素。上天下地之中是为人材。天地以人为本。先秦思想家还有将阴阳、刚柔统称为“天”者,如荀子以天为天地自然,这便形成了“天生人成”的思想。即天地的一切自然资源,都是为人所用的,天地间没有人的作用,就没有人类社会。其次,《周易》还提出了“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的观点。这是对《易经》中蕴涵的人本思想作的进一步的发挥。圣人的地位和作用,在《周易》的人本思想中占有主导的核心地位。《文言传》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因为圣人可以“极深研几”,“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从而利用《周易》“崇德广业”,“化成天下”。故“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系辞上传》)次于圣人的是君子的地位和作用。“君子”就是《周易》所称许的人才。《周易》64卦,几乎囊括了君子人才的全部美德嘉行。如《大象传》所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经纶天下,振民育德,作事谋始,容民畜众,辨上下、定民志,俭朴而不计荣辱,遏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