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岳麓版必修一).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9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历史: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岳麓版必修一).doc

历史: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岳麓版必修一).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考点解读】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解读:本节课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主要过程、历史意义等,认识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进而比较和把握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点。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伟大斗争,加快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直接加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开展。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知识梳理】考点:五四爱国运动1.历史背景(1)1915年日本提出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2)1918年召开,欧美列强做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3)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2.主要过程(1)开始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3000余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等口号,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2)获得发展: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3)初步胜利: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的职务;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历史意义(1)是一次伟大的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它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3)是一场伟大的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要点突破】要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突破提示:要素比较法构成革命的要素,一般有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群众基础、革命结果、革命性质、革命任务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要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群众基础、革命结果、革命范畴等方面分析;相同点要抓住两者同属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分析。【典例探究】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答案】:A2.(05春季文综)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与,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思路解析]本题实则考查对五四运动爆发背景的理解。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中国政府在和会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夺去的主权。回答时也可根据时间判断A、C、D三项都不是发生在1919年。[答案]B3.(04江苏)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C.十月革命的影响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思路解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割据混战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决定了新的革命运动一定会发生,是根本原因。而新文化运动只是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动员;十月革命是外因;五四运动首先是由学生发动的,显然“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不是根本原因。[答案]B【备考指导】本考点属于高频考点,2011年之前高考多套试卷在此设题,除新课标文综第30题外,还有北京春季文综、江苏卷等。备考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角度:1.知识角度(1)从横向上看,五四运动对历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考命题重视综合五四运动对民主革命、思想、科学文化的影响,强化通史意识。(2)从纵向上看,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高考命题要求考生比较两次运动异同,认识其带来的不同结局的原因。2.史观角度: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五四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从社会史观角度看,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革命方向的变化。【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五四运动中,学生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