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方案的优化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配送方案的优化学习教案.pptx

配送方案的优化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3.1.2我国现代物流配送活动中的不合理现象领导的认识观念和员工素质的不合理经营管理观念的不合理配送中心发展规模的不合理配送设备(shèbèi)现代化、机械化水平的不合理统—配送效率及比率的不合理配送价格的不合理3.1.3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1.库存标志库存是判断配送合理化与否的重要标志。具体指标有以下两方面:库存总量和库存周转。2.资金标志具体判断标志如下:(1)资金总量。(2)资金周转。(3)资金投向的改变。3.成本和效益4.供应保证标志供应保证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判断:(1)缺货次数。(2)配送(pèisònɡ)企业集中库存量。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可以简化判断如下:(1)社会车辆总数减少,而承运量增加为合理。(2)社会车辆空驶减少为合理。(3)一家一户自提自运减少,社会化运输增加为合理。6.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3.2配送(pèisònɡ)效率的测定3.2.2提高配送效率化的方法作业测定(cèdìng)及作业研究时间研究和方法研究合理动作原则的应用3S(标准化、单纯化、专门化)帕瑞特法则的应用计划变动的对应小组研讨和提案人员作业能力的全面化3.2.3配送活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配送活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2.配送活动绩效评价指标的量化(1)配送活动计划的设计全局性指标、应变性指标、效益性指标(2)配送作业过程(guòchéng)的执行速度性指标、综合利用率指标、一致性指标、灵活性指标(3)配送效果的反馈顾客满意度、市场份额递增率、从顾客处获得利润的综合值3.2.4运输活动绩效评价量化指标商品运输量、运输损失、运输费用水平、运输费用效益合理运输评价指标、油耗评价指标、安全评价指标运输效率与效益评价指标、运输质量评价指标3.3降低(jiàngdī)配送成本的策略1.混合策略混合策略是指配送业务一部分由企业自身完成。2.差异化策略指导思想是:产品特征不同,顾客服务水平也不同。3.合并策略一是配送方法上的合并,另一个则是共同(gòngtóng)配送。4.延迟策略采用延迟策略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信息传递要非常快。5.标准化策略标准化策略就是尽量减少因品种多变而导致附加配送成本,尽可能多地采用标准零部件、模块化产品。3.4配送运输路线(lùxiàn)的优化选择一、配送运输(yùnshū)路线优化的必要性在组织车辆完成货物运送工作的同时,通常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行驶路线(lùxiàn),车辆按不同的路线(lùxiàn)完成同样的运送任务时,由于其利用程度不同,相应的配送效率和成本也不同。因此,选择时间短、费用省、效益好的行驶路线(lùxiàn)是配送运输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尽量在保证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集多个客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1.单程(dānchéng)有载往复式路线3.双程有载住复式路线(lùxiàn)E当配送车辆无法组织回程货物时,为提高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可组织环形式(xíngshì)行驶路线。车辆在环形式(xíngshì)行驶路线上运送货物时,应尽量使其空驶行程之和小于其载货的行程之和,最大限度地组织车辆有载运行,以其里程利用率达到最高为最佳准则。2.聚集(jùjí)式路线3.分送—聚集(jùjí)式路线(四)星形线路线(lùxiàn)三、配送运输路线(lùxiàn)的确定原则(二)确定(quèdìng)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二)单纯形法(simplexmethod)一般解题步骤可归纳如下:把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方程组表达成典范型方程组,找出基本可行解作为初始基本可行解。若基本可行解不存在,即约束条件有矛盾,则问题无解。若基本可行解存在,从初始基本可行解作为起点,根据最优性条件和可行性条件,引入非基变量取代某一基变量,找出目标函数值更优的另一基本可行解。按步骤3进行迭代,直到对应检验数满足最优性条件(这时目标函数值不能再改善),即得到(dédào)问题的最优解。若迭代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目标函数值无界,则终止迭代。改进(gǎijìn)单纯形法—原单纯形法不是很经济的算法。1953年美国数学家G.B.丹齐克为了改进(gǎijìn)单纯形法每次迭代中积累起来的进位误差,提出改进(gǎijìn)单纯形法。其基本步骤和单纯形法大致相同,主要区别是在逐次迭代中不再以高斯消去法为基础,而是由旧基阵的逆去直接计算新基阵的逆,再由此确定检验数。这样做可以减少迭代中的累积误差,提高计算精度,同时也减少了在计算机上的存储量。[例1]有三个起运站,四个目的地,起运站供应量分别为50、50、75,而目的地的需求量分别为40、55、60、20,各起运站到目的地的单位(d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