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病变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4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脾脏病变课件.ppt

脾脏病变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脾脏疾病诊断脾肿大【诊断要点】1.症状和体征:1)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2)脾肿大病因不同而致临床症状各异。3)深吸气时,脾脏触诊在肋缘下超过2~3cm。叩诊时,脾浊音区相应扩大。2.X线平片:脾脏X线测量长径超过15cm,宽径超过8cm可诊断脾肿大。明显增大时可引起左膈升高,胃泡右移,左肾轮廓影向内下方移位。3.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脾大对胃肠道的压迫、推移征象,结肠脾曲下移,相应的横结肠上缘出现压迫。4.MRI检查:单纯性脾肿大MRI信号强度均匀。弥漫性脾肿大超过5个肋单元多脾综合征【诊断要点】1.多脾:多在2个以上,大小相近,位于双侧腹部或右腹部,脾总重量等于正常脾重量。2.心血管畸形:如肝段下腔静脉缺如,奇静脉或半奇静脉异常连接并扩张,肝静脉直接汇入右心房,双上腔静脉,双主动脉弓,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单心房及心脏位置异常等。3.两侧肺分叶异常。4.内脏异位:可为部分性或完全性内脏转位。5.其他表现:如胆囊缺如,胆管闭锁等。【CT表现】1.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脾脏,呈结节状或球状,其密度和增强扫描强化特征与正常脾脏相同。2.脾脏异位,可位于右侧腹部。3.复杂的心血管畸形及心脏位置异常等。4.肝左右叶反位或对称等大,胆囊缺如等畸形表现。副脾(accessoryspleen)【CT表现】1.CT平扫脾门部小结节,多数直径不超过2.5cm,边缘光滑。偶见位于脾门以外者。2.增强扫描副脾与主脾强化一致,CT值相近3.动态增强扫描:两者的增强与消退之动态变化也完全一致。4.鉴别诊断:需与腹部肿瘤鉴别,勿把副脾误认为淋巴结肿大或其他肿物。脾摘除后副脾可增大。副脾也可发生脾脏的病变,如淋巴瘤。脾外伤(traumaofthespleen)【诊断要点】1.明确的左上腹创伤史。2.脾脏外伤后,可出现左腹部痛,脾脏增大,压痛以及腹膜刺激征象。3.当伴有脾破裂时,血压下降,血红蛋白急速下降,并有休克等严重症状。4.X线平片:脾脏形态变化,破裂出血时轮廓不清或消失,反射性肠郁张,合并肋骨骨折,胸腹腔积液等征象。5.腹腔动脉造影:可见对比剂外溢,动脉闭塞,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形成,无血管区和包膜下血肿及脾周围腹腔内血肿可导致脾脏受压、移位征象等。6.B型超声:脾实质内片状或团块状回声增强或强弱不均。当包膜下血肿时,呈梭形或不规则形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脾包膜中断,脾周围积液和腹腔游离积液征象。【CT表现】1.脾挫伤:CT可无异常表现。2.脾包膜下血肿:在脾外周见半月状密度异常区。1)CT平扫:血肿密度与受伤时间有关,新鲜血肿或等同于脾密度,或稍高于脾密度,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也逐渐降低。2)增强扫描:血肿不增强,脾实质增强形成密度差异,清晰显示血肿形态和边缘。当血肿较大时,脾可受压、变形。3.脾实质内出血而无脾破裂:1)CT平扫:显示脾内不规则高密度区。2)增强扫描:血肿呈相对低密度区,与增强的脾脏实质形成对比。4.脾破裂:1)局部破裂:脾实质内局限性低密度带状影和/或稍高密度区,增强扫描更为清楚,早期血肿境界可不清晰,随着时间延长血肿呈境界清晰的椭圆形低密度区。2)完全破裂:脾周、脾曲、腹腔内均可见不规则的血肿存在,此时脾脏轮廓不规则,体积增大,实质内可见有撕裂裂隙贯穿脾脏,呈不规则状低密度带。左图.CT平扫示脾脏后方包膜下见新月状低密度区;右图.增强扫描脾脏强化明显,低密度区不强化,边界更加清楚。脾梗死(infarctofspleen)是脾内的动脉分支梗塞,形成脾脏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脾梗死后,其坏死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因瘢痕收缩,脾边缘出现局限性凹陷,较大梗死病灶中央产生液化形成囊腔。1.大多数脾梗死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左上腹疼痛、发热等。2.X线平片:可见左侧膈顶抬高和胸腔积液。3.MRI检查:对脾梗死较敏感,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无强化。4.B型超声:脾实质内楔形低回声区,尖端指向脾门。左图.CT平扫脾内见一基底位于脾的外缘、尖端指向脾门的三角形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楚;右图.增强扫描示病灶无强化,边界更加清楚。脾脓肿【CT表现】1.CT平扫:1)脾脓肿早期表现为脾弥漫性肿大,密度稍低且均匀。2)发生液化坏死后,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CT值大多在20HU左右,边界不清。3)少数脓肿内可见小气泡或气液平面为特征性表现。2.增强扫描:见脓肿壁明显强化,中心坏死区无强化。当脓肿为多发而又较小时,则常表现为增强后脾内斑点状或粟粒状低密度灶。脾血管瘤【CT表现】1.CT平扫:1)脾内见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边界较清楚。2)较大血管瘤时,脾脏体积可增大,瘤体中央可有瘢痕形成,表现为更低密度,当内部有新鲜出血时,可见高密度区。3)病灶大小不等,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可见有斑点状、星芒状钙化灶。2.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