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道中考题的质疑与探究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实验中学张玉芳13783018931【问题与背景】2009年内江市中考有如下一道填空题:已知Rt△ABC的周长是4+,斜边上的中线长是2,则S△ABC=。本题的出题宗旨,主要考查学生如下知识:(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勾股定理;(3)两数和、两数平方和与两数积三者之间的关系;(4)数形结合思想。这道填空题出题者可谓煞费苦心,学生既要考虑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又要具备灵活应用能力。对于考查学生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也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按照其出题宗旨,有如下解法: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为a、b、c。由斜边上的中线长为2,知c=4,故+==16。由Rt△ABC的周长是4+,知a+b=。∴ab=[(a+b)-(a+b)]=16。∴S△ABC=ab=8。【质疑与讨论】在解本题时,多数学生按照上述思路,计算出的面积为8,但少数学生说此题无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题出错了?班里立刻沸腾起来,有的学生说中招题不可能出错,有的说不能迷信权威,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师:首先请有疑问的同学说说解题思路,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分析思路并发表见解。生1:由题意知:a+b=,c=4。根据勾股定理,得:a+(-a)=。整理,得:a-a+16=0。△=(-)-4×1×16=-16<0。∴此方程没有实数根。即不存在两直角边和为,斜边为4的直角三角形。生2:原来你想到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有道理。生3:利用反证法也可以证明。如图1,在Rt△ABC中,∠ACB=90°,CE为AB边上的中线,CE=2,CF⊥AB,垂足为F。假设S最大=8成立,由×AB×CF=8,可得CF=4。图1CBFEA∴CF>CE。这与“垂线段最短”相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不存在两直角边和为,斜边为4的直角三角形。生4:就是,我怎么就没有想到验证一下呢!生5:我还可以用函数极值法证明。设△ABC的面积为S,由a+b=,知b=-a。则S=a(-a)=-(a-)+6。∴当a=时,S最大=6。∴S=8不成立,即不存在两直角边和为,斜边为4的直角三角形。师:二次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函数模型,经常通过建立二次函数模型确定最大(小)值,灵活运用函数思想会给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带来很大方便。生7:我们曾经用图2验证过勾股定理。在Rt△ABC中,易知AE=,而CD=a+b=>。∴CD>AE但实际上CD<AE∴不存在两直角边和为,斜边为4的直角三角形。生8:我有一个疑问,图2中a≠b,如果a=b呢?生7:如图3,当a=b时,四边形ACDE是一个矩形,而CD=a+b=,AE=。∴CD>AE,但实际上CD=AE。∴不存在两直角边和为,斜边为4的直角三角形。AbEcacDCaBb图2图3acEEcABDCEbba师:生7独辟蹊径,联想到教材,思维严谨。师:刚才四位同学用四种不同的方法证明了这道填空题的错误,不仅展示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反思与探究】生9:我们以前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如: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a、b的和为8cm,斜边c为cm,此三角形的面积为。这个题有没有错?生10:解一下不就知道了。生9:那多麻烦,我们能不能找到这类题目中两直角边之和与斜边满足的关系?师:那我们就共同探究一下。生11:设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则ab=[(a+b)-c]∴a、b是方程x-(a+b)x+[(a+b)-c]=0的两个根。△=[-(a+b)]-4×1×[(a+b)-c]=2c-(a+b)。由方程有实数根,知2c-(a+b)≥0。由c>0,a+b>0,可得c≥a+b。又a+b>c,故c<a+b≤c。生12:如图4,当a≠b时,易知AE=c,CD=a+b。由CD<AE,知a+b<c。如图5,当a=b时,易知AE=c,CD=a+b。由CD=AE,知a+b=c。∴a+b≤cAD图4AbCaBbaEcc又a+b>c,故c<a+b≤cEB图5EDabCccabE生13:当a+b=8,c=时,显然满足c<a+b≤c,这真是一个不错的结论。这样S=ab=×[(a+b)-(a+b)]=7.5。【启示】“数学活动是现实情境的仿真,最适合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的方式开展发现、探究,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综合能力的最佳方式。”在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数学品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