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常规).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81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备课(常规).ppt

备课(常规).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思考:为什么要备课?教师如何备课?什么是有效的备课?教案(学案)如何编写?备课教学常规(二)教师必须深入钻研,熟悉课标(大纲),掌握课标(大纲)对所教年级的要求;其次要统览教材,了解教材内在联系;其三要认真研究每篇教材,依据教材内客,学生实际认识规律,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三)课时教案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具、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反思等。教学过程是课时教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安排、时间分配等。教案书写整洁清晰,条理分明。课时教案要提前一周完成。(四)教师要独自思考,不准生搬硬套,照本抄袭参考书和其它备课资料。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无教案上课视为严重违纪。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离不开教案,不能边讲边看,更不能拿着教案照本宣科,要争取做到脱稿讲课。(五)教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集体研究,统一要求。(六)教师要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积累、升华教学经验,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师要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中灵活调整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课后从教材的挖掘、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师生互动以及三维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回顾教学过程,挖掘亮点、寻找不足,写出教学后记。一、备课的含义二、备课的意义备课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备知识---备过程----备方法(关注教材)(关注教学)(关注学生)三、备课的类型附: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四、备课的方法备课标,脑中有“纲”(课程标准);备教材,胸中有“本”(教材);备学生,目中有“人”(学生);备学情,心中有“数”(差异);备方法,手中有“法”(方法)。附:国家课程标准总体结构框架五、教案的格式一、课题,即教学课题二、教学目标:1.2.3三、课时四、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五、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明确目标1.2.3.3.整体感知4.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5.总结归纳本课所学内容6.拓展、作业与练习七、板书设计八、课后反思课后反思: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反思要小题大做,不要写成课堂总结。反思要及时写,及时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让它更加完善,更加完美,这是教师教学的追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追求。案例:“一篇课文,三次备课”三次备课,三个关注重点(自我经验、文献资料、课堂现实)和两次反思(经验与理念、设计与现实)。这一做法,坚持三年,于漪成为上海市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我这样备课八大忌讳对备课的再认识:???我们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