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案《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案(精选13篇)《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案篇11、本单元专题:“我爱读书”2、介绍《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同学们:你们马上就要开学了,新学期里,你们将在四年级的基础上学习五年级的知识。五年级的知识学习起来很有意义,它更加能够使你开动脑筋,发展你的智力,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五年级的学习吧!在本学期中你们还要学习:一类生字:150个。这些字要求你们做到会读、会写、能理解、会运用。二类生字:200个。这些字你们只要做到会认即可。本册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专题并且配有口语交际。在学习时你们一定要做到:1、提前预习——做好课前准备(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了解课文的内容。2、课后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及时补漏。二.学习目标:1、学会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书。3、体会作者的“我爱读书”。三.重、难点:1、有感情地读,体会作者在“我爱读书”中所表达的感情。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我爱读书”的理解。四.和老师一起学:(一)《窃读记》1、正音:1)本课生字:窃(qiè)书记窃:形声字,上形下声。(窃贼、盗窃)腋(yè)下腋:形声字,左形右声。(腋窝)哟(yō)象声词婪(lán)可用旧字加偏旁学习。旧字“林”加“女”字旁。惧(jù)惧:形声字,左形右声。(恐惧、畏惧)辘(lù)辘:形声字,左形右声。撑(chēng)左右结构的字。(撑住)2)要注意的字的读音:急匆匆(cōng)仍(réng)然适宜(yí)2、词语理解:贪婪:急不可待(指“我”读书的心情)。惧怕:心里害怕(指我读书时害怕被店主发现,因为我只看书不买书)。3、读全文体会“我爱读书”:1)全文共有十个自然段。2)“我”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读书的不便之处是什么?“我”去书店读书,有时能够为了把一本书读完又不被店家轰走,“我”可以走好几家书店。读书时“我”为了不让店主发现“我”,“我”会到人很多的书店里,并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还会贴在一个大人旁边,仿佛“我”是她的孩子。3)体会“我窃书的滋味”,谈自己的理解。“我窃书的滋味”是“我”在看书时又快乐又惧怕。快乐的是我可以多读书,惧怕的是“我”被店主发现后,他会不让“我”在这里读书。4、重、难点:1)说说你对“我”这种“如饥似渴地读书”做法有何体会?想一想你有没有想看一本书像作者一样,达到如饥似渴的地步。2)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说说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吃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以上两题要与你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把你读书的习惯与作者比一比,从中得到自己的体会。5、自己进行采访你身边的人来感受读书的快乐。(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1、课文简介: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以采访的形式,通过作者与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的对话,向我们说明了季羡林爷爷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注: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会英、日、法等多国语言。曾写过《我的童年》。2、正音:闲(xián)书4、季羡林的读书方法:1)多读闲书——为写真事。(季羡林看过《水浒传》、《三国演义》、《济公传》、《三侠五义》等书。要想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是要多看书。)2)多读闲书——为写通顺。(要读不同的书,了解不同的时代背景,要把书读通顺。)3)多读闲书——为了不偏科。(不仅要学语文,还要学数学、外语、地理、物理、化学。这样才能做到不偏科。)这样才能做到: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4、谈一谈你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吧。5、现向你们推荐几本书:《十万个为什么》、《中华上下五千年》、《唐诗宋词》、《史记》、《成语故事》【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1、看拼音写词语:tóuqièyèwōtānlán()()()jùpàjīchánglùlùchēngzhù()()()2、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线)急匆匆(cóngcōng)仍(rēngréng)然适宜(yiyí)3、组词:窃()撑()辘()惧()婪()4、阅读答题:今天在座的同学中,有教授、法官、军人、经济师,有本市颇有名气的大厨师、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您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们。您可记得?有一次放学,您要求全班同学留下,说:“早上,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为了帮助邻居老人看病迟到了,我错怪了他,非常抱歉。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原谅我。”您的坦诚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同学。过了许多日子,大家谈起这件事,心里仍是热乎乎的。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帮助()错怪()非常()激励()2)照样子写词语。热乎乎:冷暖火谆谆教诲:不绝:动听:不舍:3)这段话主要是“我们”回忆一件什么事?4)听了老师的话,大家的心里为什么“热乎乎”的?请在回答时用上“因为……所以……”。5)文中有两句话直接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是哪两句?请抄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