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作业浅析金融自由化黑生智金融1001班学号:201030203127【摘要】金融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力量,但发展过度或路径选择错误就会引发金融混乱,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一次次的金融危机无情的掠夺着人们的财富,改变着世界。【关键词】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我们常常在教科书里面所看到的对金融自由化的定义是金融自由化又称金融深化,其核心是通过改革一国金融制度,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管制,降低政府对金融领域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真实的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由市场机制进行资金的优化配置。关于金融自由和金融监管,数十年来经济学界大致有三种理论。分别有经济自由主义者,麦金农和肖以及米勒的新结构主义。本文仅仅考虑和采纳麦金农和肖的观点。根据麦金农和肖的观点,一个制度中金融体系的发展如果有利于储蓄的动员和配置,则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反过来,经济的增长如果能够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使金融体系能够动员更多的储蓄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则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就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金融自由化旨在于减少政府对金融部门的行政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手段。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长期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这点从逻辑上是通顺的,而且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从经验数据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长期的金融抑制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金融相关产业的发展滞后。推行金融自由化首先应该是施行利率市场化,通过利率的变动引导资源配置。利率主要影响的是总需求AD,因为总需求AD=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由于利率是投资I的减函数,所以利率的变动肯定会影响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进而影响到宗需求。在商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Y=总需求AD。如果利率完全由金融市场供求决定的话,有可能会造成市场利率急剧上升,这不仅会减少投资(产出也将随之降低),还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利率上升还会导致国际热钱涌入,形成对本币贬值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中央银行会动用外汇救市,不过一国的外汇储备很快就会枯竭的。所以,央行动用外汇储备救市是无济于事的,固定汇率制度终将会变为浮动汇率制度。我们看到但凡推行过金融自由化的国家,现在几乎都是浮动汇率国家。如果有人问我,发展中国家执行金融自由化的结果是什么,我将坚定不移的回答是金融危机。从拉美金融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无一不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这里的人们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低很多。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也很不完善。面对国际金融大鳄的掠夺,只能是道义上的谴责而难以有实际的反击。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呼吁要尽快实现金融自由化,但是他们好像忘记了当年英国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前提是英国已经成为“日不落”大帝国,现在美国在全世界推行金融自由是因为美国不但是全球金融帝国,而且还牢牢控制着所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组织,例如:世界银行、国际国币基金组织等。发达的国家以金融自由化为手段实现了对光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成果的“剪羊毛”,不管泰国是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小老虎”,还是阿根廷是南美经济自由成功的“模范”,在美国及其量子基金面前无一不是“小绵羊”。所以,金融自由化是手段而不是目标。一旦本末倒置就会使得几十年的经济成果在一夜之内化为乌有。拉美,东亚,还有俄罗斯的前车之鉴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发达国家为什么那么希望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自由化呢?我认为是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在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没有被牵扯是因为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实现金融自由化,资本账户是收到管制的,所以,中国幸免于难。反观拉美国家,他们是激进的金融自由化,由于本身对外资依赖程度很高,一旦实现利率市场化就会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的终结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开始。由于实现了浮动汇率,所以造成本币的大幅度贬值,本国的资产价格更低。外资会很快以低廉价格收购本国的优质资源,这是我们的逻辑锁设想的,也是我们在这些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所看到的的。通过金融自由化,这些国家变的更加贫穷,高通胀,泛滥的地下经济以及社会动荡不安,这就是金融自由化带给这些国家的。在现代国际秩序下,一国的经济安全是十分重要的。金融作为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安全与否是路人皆知的。我们透过近年来的金融危机看到,一旦初始目标是错误的,不管是激进的金融自由化还是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其后果都是金融危机的肆虐。参考文献:郑长德金融学•现代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