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3DNA聚合酶DNA聚合酶:能够催化脱氧核糖核苷酸连续加到双链DNA分子引物链的游离3’-OH末端,使核苷酸发生聚合作用,而不从模板上解离。反应特点:(1)以四种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dNTP)为底物(2)反应需要模板的指导,加入的核苷酸由模板链所决定(3)聚合反应需要有引物存在,且引物要有3’-OH游离基团(4)DNA链的生长方向为5’3’(5)产物DNA链的性质与模板相同(半保留复制)DNA聚合酶只能在已有的核酸链上延伸DNA链,而不能从无到有开始DNA链的合成。种类:到目前为止,已从E.coli中发现了PolI、PolII、PolIII三种DNA聚合酶。其中PolI和PolII的主要功能是参与DNA的修复过程,PolIII与DNA的复制有关。三种聚合酶中,只有PolI同分子克隆关系密切。3.3.1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E.coliDNAPolI)DNAPolI是从大肠杆菌细胞中分离得到的,该酶是由单一多肽组成的球蛋白,MW=109000,直径=65ÅDNAPolI已得到高度纯化,从100kg大肠杆菌中可以分离到约500mg纯化的酶蛋白。每个成熟的大肠杆菌细胞中约有400个分子的PolI。1.DNAPolI在空间结构上有三个位点:(1)DNA模板结合位点——结合模板(2)核苷酸-磷酸结合位点——结合引物(3)dNTP结合位点——结合底物2.DNAPolI是一种多功能酶:(1)5’3’的聚合酶活性催化单核苷酸逐个地结合到DNA模板的3’-OH末端,沿着引物的3’-OH方向按模板顺序从5’3’延伸。每分子DNApolI每分钟可以催化约1000个核苷酸的聚合。(2)5’3’的外切酶活性只作用于双链DNA(dsDNA),从5’端切割下一个个单核苷酸。(3)3’5’的外切酶活性能从游离的3’末端降解单链DNA(ssDNA)成为单核苷酸,通常对双链DNA不作用。在正常聚合条件下,该酶对dsDNA的3’5’外切酶活性受到5’3’聚合酶活性的抑制。但一旦出现错配碱基时,聚合反应立即停止,由3’5’外切酶迅速除去错误进入的核苷酸,然后聚合反应才得以继续进行下去。所以3’5’核酸外切酶活力被认为起着校对功能,对DNA复制的忠实性极为重要。3.E.coliDNAPolI在基因工程中的用途:(1)可用于填补dsDNA上的缺口,以便有效地进行DNA重组(2)用于DNA序列分析(3)用于制备DNA探针在DNA分子的单链缺口上,DNA聚合酶I的5’3’核酸外切酶活性和聚合作用可以同时发生。当外切酶活性从缺口的5’一侧移去一个5’核苷酸后,聚合作用就会在缺口的3’一侧补上一个新的核苷酸。随着反应的进行,5’一侧的核苷酸不断地被移去,3’一侧的核苷酸又按序地增补,于是缺口便沿着DNA分子按合成的方向移动——缺口平移(NickTranslation)。应用缺口平移法制备DNA杂交探针,其典型的反应体系是:在25l总体积中含有1g纯化的特定的DNA片段,并加入适量的DNaseI、polI、32PdNTP和未标记的dNTP。脱氧核糖核苷酸酶I(DNaseI)是一种内切酶,它能够水解单链或双链DNA,形成带有5’-磷酸末端的单(寡)核苷酸。由于32PdNTP比较昂贵,所以一般都采用低浓度的32PdNTP(2mol/L)和高浓度的未标记的dNTP(20mol/L)。而且就大多数实验的要求,使用一种32PdNTP就足够了,其他3种均可采用未标记的dNTP,或是用适量的未标记的dNTP稀释每种32PdNTP。改变反应体系中DNaseI的数量,可以控制32PdNTP的参入程度,一般希望有30%左右的32PdNTP参入DNA链。3.3.2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Klenow片段(E.coliDNAPolIKlenowfragment)用蛋白酶将DNAPolI作有限水解,可得到分子量为75000dal和36000dal的两个片段,大片段即称为Klenow片段,它具有5’3’的聚合酶活性和3’5’的核酸外切酶活性,但失去了全酶的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Klenow聚合酶可以标记DNA片段末端(5’延伸末端)。对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切割后形成的5’延伸末端可用32PdATP标记:而BamHI切割后形成的5’延伸末端可用32PdGTP标记:3.3.3T4DNA聚合酶是从T4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中分离纯化的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1.T4DNA聚合酶也是一种多功能酶:(1)5’3’的聚合酶活性(2)3’5’的外切酶活性其外切酶活性比E.coliDNAPolI的活性高2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