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然與文明的對話從科技文明到生態文明自然與文明的對話培根2.林奈的「理性帝國」A.相信運用理性,可以管理自然B.發明一套「自然分類法」C.研究自然的循環D.主張自然的一切安排,是為了人類的需要與使用林奈(CarolusLinnaeus,1707~1778)(二)回歸自然:盧梭盧梭(三)田園精神:從懷特到梭羅懷特2.梭羅─《湖濱散記》A.呼籲人類應了解自然法則,以謙卑、節制態度對待自然環境B.相信只要保存相當的森林,即可恢復生態的原貌C.建議每一地方應保留部分的原始森林,作為教育與休閒用途梭羅從科技文明到生態文明2.「成長的極限」A.1968年成立「羅馬俱樂部」a.提出「人類困境研究計畫」b.由美國教授米道斯主持B.1972年米道斯發表〈成長的極限〉a.警告全球人口與經濟若持續發展,將導致資源耗竭、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b.呼籲人類不要再盲目追求成長3.永續發展之路A.背景:1970年代以來,地球資源浩劫與生態環境破壞日益嚴重B.1983年聯合國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C.1987年提出「永續發展」a.主張工業成長與環境問題可以並行b.呼籲全球的國家共同參與、合作北極熊的抗議(二)從科技文明到生態文明紐約亨利港的鐵礦2.走向生態文明A.背景: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科技文明發展造成地球生態危機B.人類重估人與自然的關係a.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形成「生態文明」b.強調「永續精神」(三)世界環保與生態臺灣「我愛鹿港,不要杜邦」2.從經濟發展到生態保育A.1980年代初期─出現生態保育呼聲a.學者:馬以工、駱元元b.呼籲:(a)保護關渡紅樹林、恆春過境候鳥(b)維持五股溼地(c)反對太魯閣立霧溪設置發電廠馬以工五股溼地一景B.1980年代後期─更多學者投入環保運動a.林俊義、施信民:投入反工業汙染與反核運動b.陳玉峰:(a)提倡保育生物學(b)推動「森林運動」c.1987年成立「臺灣環境保護聯盟」(a)主張:環境權為基本人權、人類依附自然而生存、環境保護是全體人類的責任(b)強調:草根性、知識性、行動性林俊義建議停建核四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