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2017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内容课题二: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让学生从同一方位辨认看到的物体形状,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空间位置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2.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与推理,加强几何直觉,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学会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从正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形状。教学难点体验再什么条件下,同一位置看不同的两个物体,形状是相同的。教学准备教师:正方体教具和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修注栏一、复习引入1.让学生4人一组,每人用5个正方体摆出物体。2.观察物体。要求学生观察自己摆出的物体,说说从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看到的形状,画出相应的视图。结合视图,让学生分别说说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中,每个正方体所对应的物体中的某个正方体的面。揭示课题: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二、探索方法1.出示挂图让两人分别摆出如课本例题里两个物体的组合。2.观察。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的顺序观察分别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教师画出相应的视图。3.比较。从相同的面上看到的形状,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并讨论为什么会相同或不同?4.小结:组织学生分别把在同-方位所建的视图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物体组合,从同一方位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增强辨认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形状的能力。三、教学“试一试”1.先摆一摆,再交流各种摆法的理由。2.小结:要使这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与原来相同,可以将原来2个与3个的组合改成1个与4个的组合;要使这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从侧面看到的形状与原来相同,可以将原来书竖放的2个正方体改成左右横放。四、完成“想想做做”。1.第1题,先摆一摆.看一看,然后再连一连,并说明理由。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摆一摆相互交流,并简单说明自己拼摆时的想法。3.第3题。可以先小组讨论,体会观察的位置,再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体验,感受空间位置的转换。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你通过物体观察,有什么收获?六、思考题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再进行交流。板书设计课题二: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教学反思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运算律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会应用这些规律进行一些简单运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活的密切联系,律、结合律,体验它们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体验它们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难点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体验它们的价值。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具准备投影图片、电子课件课时安排5教时教学内容第1课时运算律教材第56~58页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课时共5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⒈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的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⒉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归纳、总结。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运算的揭法的过程。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修注栏一,复习⒈口算42+3875+613+21⒉揭示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加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花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1、课前谈话。师:我们来玩个语言游戏好吗?老师说个词,你们把它倒过来说一遍,比如,我说“喜欢”你们就说“欢喜”,会说吗?好,现在开始:“你们”(生:们你)啊?什么意思?想“蒙”老师呀?那可不行。开个玩笑,不过学习可千万不能蒙人,对吧?好,接着来,声音响亮些!“好听”(生:听好);“好说”(生:说好);“好学”(生:学好)。师:好!这可都是你们自己说的哦!“听好!说好!学好!”老师希望大家在这节课的学习中都能做到这三点。)二、教学新课⒈教学加法交换律(1)出示课题图.提问:要求跳绳的人有多少人,应如何列式?(谈话: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李老师把谁请来了,(出示福娃)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全国人民的体育锻炼的热情可高了,这是一个班级进行体育活动的情况。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出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