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课程高考历史主观题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江新课程高考历史主观题集.doc

浙江新课程高考历史主观题集.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浙江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浙江新课程高考历史主观题集38.(2009浙江调测卷)(3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略图材料二: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四: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6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黄宗羲、康有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12分)(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与黄宗羲、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10分)(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社会明代以后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2分)38.(30分)(1)变化:宰相制度最终废除,内阁制建立。(3分)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3分)(2)政治设计:黄宗羲提出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康有为提出建立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8分)原因: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朝的衰亡,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4分)(3)观点:以三民主义为武器,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争取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4分)不同: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黄宗羲在原有制度内寻求限制君权,康有为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6分)(4)从专制主义向民主政治思想转变。(2分)39.(2009浙江调测卷)(22分)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人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由于存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民主和法制不健全且遭随意破坏,许多人无辜遭到迫害……军队的损失十分惊人。第一批被授予红军元帅军衔的5人中有3名被处死,15名集团军司令中13人被杀。总共有4万多名高中级军官遭迫害。……这场历时多年的大清洗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斯大林后来不得不承认:“在进行清洗时犯过严重的错误。”——吴于廑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背景、性质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得当,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目的。(10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大林模式”,并分析其对苏德战争的影响。(12分)39.(22分)(1)这种说法并不得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共同促成的。(2分)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看: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完成工业革命以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2分)②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随着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2分)从战争的性质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2分)学术以外的目的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用来作为向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