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数学中的“非负数”问题(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初中数学中的三个“非负数”问题巴州区大和小学李平:636031我们知道:绝对值、偶次方、二次根式都是一个“非负数,即≥0,≥0(n为整数)、。我们称其具有非负性。这三条性质常作为求解很多实数问题的隐含条件,对于解答“0+0=0”形的代数问题非常重要,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一、绝对值的非负性例1若m、n满足,则-m·n=。解:∵,又∴3m-6=0n+4=0∴m=2n=-4∴—mn=-2×(-4)=8。例2若,求:的值解:∵,又∴a-1=0ab-2=0∴a=1b=2原式===1-=二、偶次幂的非负性例3已知,求:⑴;⑵解:∵,又∴x-2=03-y=0∴x=2y=3∴⑴==8⑵=三、二次根式的非负性例4已知+=0,求x,y的值.分析:因为≥0,≥0,根据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可知,从而,解之,得x=-1,y=4.例5若实数a、b满足+=0,则2b-a+1=___.分析:因为≥0,≥0,故由非负数的性质,得,两式相加,即得2b-a+1=0.例6已知实a满足,求a-2021的值.解:由a-20210,得a2021。故已知式可化为a-2021+=a,∴=2021,两边平方并整理,得:a-2021=2021.例7在实数范围内,求代数式的值.解:考虑被开方数,得从而,又,故=0,x=4.∴原式=1.例8设等式=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x、y是两两不同的实数,求的值.解:由a(x-a)≥0及x-a≥0得a≥0;由a(y-a)≥0及a-y≥0得a≤0,故a=0,从而已知式化为,x=-y≠0,故原式==.由上面八道例题,我们可以看出:绝对值、偶次幂、二次根式的非负性通常都是作为隐含条件出现的。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①先根据绝对值、偶次幂、二次根式的非负性,求出有关字母的值;②再将所求得的字母值代入相应的代数式。求解时,还要注意突出分析过程,而不能直接代值计算。初中数学《最值问题》典型例题一、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通常思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重合时取到最值)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理论依据,根据不同特征转化是解决最值问题的关键.通过转化减少变量,向三个定理靠拢进而解决问题;直接调用基本模型也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高效手段.几何最值问题中的基本模型举例轴对称最值图形原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特征A,B为定点,l为定直线,P为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求AP+BP的最小值A,B为定点,l为定直线,MN为直线l上的一条动线段,求AM+BN的最小值A,B为定点,l为定直线,P为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求|AP-BP|的最大值转化作其中一个定点关于定直线l的对称点先平移AM或BN使M,N重合,然后作其中一个定点关于定直线l的对称点作其中一个定点关于定直线l的对称点折叠最值图形原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特征在△ABC中,M,N两点分别是边AB,BC上的动点,将△BMN沿MN翻折,B点的对应点为B',连接AB',求AB'的最小值.转化转化成求AB'+B'N+NC的最小值二、典型题型1.如图:点P是∠AOB内一定点,点M、N分别在边OA、OB上运动,若∠AOB=45°,OP=,则△PMN的周长的最小值为.【分析】作P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OC,OD.则当M,N是CD与OA,OB的交点时,△PMN的周长最短,最短的值是CD的长.根据对称的性质可以证得:△C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据此即可求解.【解答】解:作P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OC,OD.则当M,N是CD与OA,OB的交点时,△PMN的周长最短,最短的值是CD的长.∵PC关于OA对称,∴∠COP=2∠AOP,OC=OP同理,∠DOP=2∠BOP,OP=OD∴∠COD=∠COP+∠DOP=2(∠AOP+∠BOP)=2∠AOB=90°,OC=OD.∴△C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CD=OC=×3=6.【题后思考】本题考查了对称的性质,正确作出图形,理解△PMN周长最小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当四边形PABN的周长最小时,a=.【分析】因为AB,PN的长度都是固定的,所以求出PA+NB的长度就行了.问题就是PA+NB什么时候最短.把B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到B′点;作B′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轴于P,从而确定N点位置,此时PA+NB最短.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待定系数法求直线解析式.即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