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经典习题(含答.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经典习题(含答.pdf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经典习题(含答.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解答题1.定义:数轴上给定不重合两点A,B,若数轴上存在一点M,使得点M到点A的距离等于点M到点B的距离,则称点M为点A与点B的“平衡点”.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1,点M为点A与点B的“平衡点”,则点M表示的数为_______;(2)若点A表示的数为-3,点A与点B的“平衡点”M表示的数为1,则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3)点A表示的数为-5,点C,D表示的数分别是-3,-1,点O为数轴原点,点B为线段CD上一点.①设点M表示的数为m,若点M可以为点A与点B的“平衡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②当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时,点C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t0)秒,求t的取值范围,使得点O可以为点A与点B的“平衡点”.解析:(1)-1;(2)5;(3)①4t3;②2t6且t5【分析】(1)根据平衡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平衡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3)①先得出点B的范围,再得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②根据点A和点C移动的距离,求得点A、C表示的数,再由平衡点的定义得出答案即可.【详解】31解:(1)(1)点M表示的数==−1;2故答案为:−1;(2)点B表示的数=1×2−(−3)=5;故答案为:5;(3)①设点B表示的数为b,则3b1,∵点A表示的数为-5,点M可以为点A与点B的“平衡点”,∴m的取值范围为:4m3,故答案为:4m3;②由题意得:点A表示的数为t5,点C表示的数为3t3,∵点O为点A与点B的平衡点,∴点B表示的数为:5t,∵点B在线段CD上,当点B与点C相遇时,t2,当点B与点D相遇时,t6,∴2t6,且t5,综上所述,当2t6且t5时,点O可以为点A与点B的“平衡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掌握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以及两点的中点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计算1(1)8()5(0.25)4412(2)2﹣()(63)792113(3)7301532(4)1232()22(1)2010.437解析:(1)3;(2)37;(3)﹣236;(4)2【分析】(1)本式为简单的有理数加减运算,从左到右先将分数进行计算,再从左到右计算即可.(2)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利用乘法分配律直接去括号,再进行运算.1313(3)将﹣7分解为﹣7﹣,再利用乘方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1515(4)分别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解:(1)8()5(0.25)411=8544=3;412(2)2﹣()(63)7921412=2(63)(63)(63)7921=2﹣(﹣36+7﹣6),=2﹣(﹣35)=37;13(3)7301513=﹣7×30+(﹣)×3015=﹣210﹣26=﹣236;32(4)1232()22(1)20104334=1(92)1499=127=.2【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即乘方运算(和以后学习的开方运算)叫做三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二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一级运算.在混合运算中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先三级,后二级,再一级;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3.表格记录的是龙岗区图书馆上周借书情况:(规定:超过200册记为正,少于200册记为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21+10-17+8-12请你列式计算以下问题:(1)上星期五借出多少册书?(2)上星期四比上星期三多借出几册?(3)上周平均每天借出几册?解析:(1)188册;(2)25册;(3)202册【分析】(1)由题意可知,周五借出的册数少于200册,即可解答.(2)根据正负数的定义分别求出周三、周四的册数,再解答即可.(3)将5天的册数分别求出,再求平均数即可.【详解】解:(1)200-12=188册.(2)(200+8)-(200-17)=208-183=25册.(3)[(200+21)+(200+10)+(200-17)+(200+8)+(200-12)]÷5=202册.答:上星期五借出188册书,上星期四比上星期三多借出25册,上周平均每天借出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