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对于图画作者意图的认知发展及教育启示的综述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前儿童对于图画作者意图的认知发展及教育启示的综述报告.docx

学前儿童对于图画作者意图的认知发展及教育启示的综述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前儿童对于图画作者意图的认知发展及教育启示的综述报告学前儿童对于图画作者意图的认知发展及教育启示的综述报告导言:在学前教育中,绘画是孩子练习手眼协调和发展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因此,研究学前儿童对图画作者意图的认知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们进行有意义的绘画活动。本文将综述学前儿童对于图画作者意图的认知发展及教育启示。一、学前儿童对图画作者意图认知的定义图画作者的意图是指绘画者在创作时要表达的主题、情感、意志、观念、意向等。学前儿童对图画作者意图的认知是指学前儿童对于绘画作品中表达的主题、情感、意愿,以及作者所要表现的具体情境的理解和把握。孩子能根据绘画形象、用色、线条、面积、质感、构图、形状等可视化元素,推测出绘画者的意图。二、学前儿童对图画作者意图认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对图画作者意图认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但是,从该领域的研究结果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认知发展的大致过程:1.初期探究阶段(2-3岁)在2-3岁的阶段中,孩子们对图画作者意图还没有形成太多的概念。孩子们通常会直接回答画的是什么,而不是画的是什么意思。如果父母或老师提出了问题,比如问孩子:“辛苦的农民在田里干嘛?”,孩子可能没有办法回答。2.现实符号知觉阶段(4-5岁)在3-4岁时,孩子们开始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并能够在图画中区分实物和背景。在4-5岁的阶段中,孩子们开始能够理解绘画意图,并能够根据图画中的可视化元素推测出作者的意图。例如,孩子们会从人物的表情来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3.修正和更深层次的理解阶段(6-7岁)在6-7岁的阶段,孩子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场景和情境的呈现上,同时增加对细节的理解和注意力。例如,孩子们会从画面中的环境来理解画家的意图。三、学前儿童对图画作者意图认知教育启示1.合理引导在早期阶段(2-3岁),孩子们对于图画作者的意图理解比较简单。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合理的引导,如:从表情、色彩、动作等方面引导孩子理解作者的意图。2.运用合适方式在进行绘画时,教育者应该从孩子喜欢的事物入手,运用故事演绎、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激发孩子进行创作。因此,孩子能从自身经验出发,理解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图。3.提供多样性的素材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吸引孩子在画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素材,如:电影片段、图书、卡通形象等等,以便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情景和情感。4.互动与交流在教育孩子理解图画作者的意图过程中,教育者需要鼓励和引导孩子的互动和交流。如:家长和孩子可以选看图画书,展开对绘画的主题讨论和思考。其他的一些措施还包括在教育活动中运用捏面团、玩泥巴、涂鸦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感性认知能力和创造力。总之,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从多角度理解图画意图,是让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支撑。结语:针对学前儿童对图画作者意图的认知发展和教育启示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于图画意图的理解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教育者应该持之以恒地引导和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新事物,提供多种素材和创造演练环境,帮助孩子们在愉悦中学习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