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招考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河南省中招考试.doc

河南省中招考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河南省中招考试属典型的选拔性考试即常模参照考试,其中语文试题仍会沿用2005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课改实验区)由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五大板块整合而成,总分值120分。试题内容是稳中更实、稳中更新、稳中更活,于稳定中求发展,在改革探索中谋前进,于平时积累中分上下、在文学素养上论高低。一、三年来语文试题回顾2003年试题:基础知识占20分,其中注音2分、写字2分、词的感情色彩2分、改病向2分、复句2分、修辞2分、文体知识2分、古诗文原文背默6分。文言文阅读15分,内容是《礼记》中有关“苛政猛于虎也”的故事。其中通假字2分、词义2分、语音2分、主旨2分、一词多义2分、特殊句式2分、古代经典2分。现代文阅读21分。为一篇来自课本的议论文《谈骨气》,一篇是有关“声音”的说明文。改写4分,其中单句变复句2分,给新闻加标题2分。写作为以“走进社会”为话题的话题作文。2004年的试题:基础知识为21分,其中注音2分、写字2分、句子连贯2分、诗词赏析2分、文体知识2分、原文背默2分、续写2分、信息技术知识1.5分、名著常识4分、成语2分、理解背默3分。现代文阅读31分。均来自课外,一篇为小说《恨》,一篇为有关“冬眠”议论文。文2言文是有关打涝被洪水冲走的石兽的知识短文占12分。其中词义4分、一词多义4分、翻译4分。写作48分。其中习作修改8分,以“深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40分。2005年的试题(课改实验区):积累与运用共23分,其中规范书写3分、注音2分、词语2分、改病句2分、古诗文默写8分、名著知识填空2分、语言实际运用4分。综合性学习为5分、分别考查了河南名胜、对联分类知识及综合运用。现代文阅读共27分,其中信息筛选2分、修辞的好处3分、词义辨析3分、语气妙用3分、语言实际运用4分、句义理解和信息提炼2分、据语境推断词语2分、信息概括2分、说明方法的好处3分、联系实际开放题3分。古诗文理解共15分,其中实词的词义2分、翻译句子3分、文意理解3分、课文拓展探究3分、诗歌鉴赏4分。作文为由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构成的二选一的选题作文,共50分。整个试卷共120分。二、2006年命题趋势预测2006年试题基础知识部分将稳中略有提升,根据教育部《中考指导意见》,语文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将会中试验题中充分体现,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注重语文与地方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综合性学习成为举足轻重的独立的试题板块;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运用,要求学生具备3一定的鉴赏评价能力;名著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将会更活、更新;受高考影响,会关注文代,倡导人文,增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强化名言、格言、歇后语、俗语、成语、对联、标点的考查。现代文阅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篇文章各600字左右,一种是两篇文章各1400字左右,其中来自课内的为比较阅读,来自课外的为时文、美文或科普文章。文言文阅读为课内语段如2002年第三题文言文《马说》《爱莲说》《捕蛇者说》三篇文章的比较阅读和2005年的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或由课文延伸出来的语段,如2003年第二题文言文阅读就是由《捕蛇者说》延伸的“苛政猛于虎也”片断;课外语段如2004年的文言文阅读,但这种可能性稍小些。作文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由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构成的多选一的选题作文或话题作文,作文内容更关注非智力因素的情商主题比如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和爱、真、善、美等超国界、超阶级、超政党、超时代的永恒主题。三、应对技巧:四轮互动成就中考。第一轮:依纲扣本、全面撒网依据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现代文主要复习内容为七~九年级各册1~5单元:由于近年4来很少考课内的篇目,主要复习原则为从课内得方法,运用于课外。主要考点为:1、认读能力,即对文字的感知认识和辨析能力。2、理解能力,理解与分析、归纳与概括的能力。3、分析和质疑的能力。4、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着重考查同学们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来评价同学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5、给出一则新闻,能够拟出标题或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针对一些重大事件,能够谈谈感想、表达评价、提提建议。6、理解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