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12讲 思想解放潮流.ppt
上传人:骊蓉****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12讲 思想解放潮流.ppt

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12讲思想解放潮流.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思想解放潮流考纲要求【高频考点1开眼看世界】高考真题示例1(2011·北京卷)“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解题技巧指导】如何做材料型选择题一要认真阅读材料。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型选择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二要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三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明确作者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然后准确地作出判断。【教材知识回顾】【高频考点2维新思想】高考真题示例2(2011·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宜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教材知识回顾】【高频考点3新文化运动】高考真题示例3(2011·天津卷)《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解题技巧指导】如何做因果型选择题(1)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一定是因。(2)运用基本原理判断,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因,社会意识是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3)限定词法,即要正确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国内影响和世界影响、政治影响和经济文化影响等。【教材知识回顾】维新派的变法理论主要是依据康有为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这两部书虽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但真正接受的人却甚少,即使在维新派和帝党分子中也很少有人能接受。光绪皇帝虽然大量采纳康有为的变法建议,却诏令禁毁这两部书。连主张变法维新的黄遵宪、章太炎、唐才常等都表示不赞成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和孔教说。弟子梁启超也偶尔会流露出怀疑态度。实际上这两部书所引起的今古文经学派论争几乎淹没了维新变法的主题,对变法运动起了严重的干扰和阻碍作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教学用书》早期维新思想出现的背景和主要思想主张,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著作、思想特点及影响,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维新变法运动的实践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材料二有人这样诙谐地评价康有为的思想:他给孔子穿上了西装,“孔圣人”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维新思想的先师。材料三史学界有的专家认为,在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中,“戊戌变法具有特殊意义”,为此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其功不可没”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目的。(2)怎样理解康有为“孔子穿上了西装”?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说明了什么问题?(3)你认为材料三中的“特殊意义”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戊戌变法全面奠定了中国近代化的思想理论基础?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考查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的特点和影响。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同时搬出孔子说明他把维新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参考答案】(1)认识: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目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