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学习教案.pptx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考点要求:考点:新思潮的萌发:魏源与《海国图志》,林则徐开眼看世界考点: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考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nèiróng),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器物(qìwù)(科技)问题探究1: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要代表(dàibiǎo)人物有哪些?他们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即时训练1、下列著作、杂志中,反映了中国(zhōnɡɡuó)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2、比较地主阶级(dìzhǔjiējí)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相同点:问题探究3:19世纪90年代,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社会(shèhuì)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他们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各自的思想主张是什么?3、新三民主义(sānmínzǔyì)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A彻底否定土地封建制度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4、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yīnwèi)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5、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zhōnɡɡuó)历史发展方向的是问题探究4: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发动(fādòng)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相应的代表作又有哪些?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旧道德:2、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这主要是由于()A、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B、儒家思想严重阻碍民主思想的传播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jīchǔ)D、儒家思想以孔子的学说为核心3、之所以说鲁迅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他()A.把反封建的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B.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C.对封建礼教攻击(gōngjī)最猛烈D.首先提倡白话文4、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体现在()①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和冲击(chōngjī)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宏扬③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④对五四运动的发生起了动员作用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A①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④⑤概括归纳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在宣传西方文化方面的各自(gèzì)特点。维新派:列举(lièjǔ)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并比较概括其异同点。近代(jìndài)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概述近代(jìndài)中国思想演变的特点。1、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西方与抵制(dǐzhì)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相联的,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传播(chuánbō)过程:林则徐魏源直击高考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jìnxíng)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材料1:“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上清帝第五书》材料2:“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上清帝第六书》材料3:“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dǐnglì)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请定立宪开国会折》问题探究9: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zhǐchū)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阅读下列(xiàliè)材料:第一组(1)《天朝田亩制度》于1853年颁布,《民生主义》于1905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以户为单位,不论(bùlùn)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在产品分配上,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一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2)相同:都是关于土地问题的纲领(gānglǐng)。区别:前者是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gānglǐng),要求通过平均主义方式解决土地和产品的分配问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