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公共管理学论文公共行政管理论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大公共管理学论文公共行政管理论文.doc

农大公共管理学论文公共行政管理论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共管理大民生建设中政府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邹樵姜杰滕姗姗[摘要]大民生将政府民生工作的内容提升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服务的高度上来,更加注重政府在城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分析了大民生的内涵与时代特点以及大民生建设中政府管理的失范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管理的观念创新、组织保障、法律体系建设、保障机制、制度安排几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构建与大民生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制度。[关键词]大民生;和谐社会;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0)06-0048-04社会民生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谋求持续发展都必须重视的根本问题,不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如此,只有很好地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改革与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已经出现并正在激化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几乎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如社会贫富两级分化、教育失衡、医疗保障卫生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等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和冲突。由这种民生状况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呈多发、高发、并发的态势,进而对于中国社会的安定运行造成了不利的影响。[1]一、大民生的内涵及其意义民生在古代汉语中被解释为人民的生计,生计则被解释为谋生之道。民生是指是人民在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具体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就业、卫生、环保、社会保障、文化教育、救灾、扶贫、环境保护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与制度问题。而大民生相对于传统意义上解决民生问题的民生理念而言,其核心观点已经从根本上实现了质的转变和突破,由传统意义上带有浓厚的慈善色彩的救济、扶寡、援弱的局部保障、救济转向了立足于社会公平基础上保障全民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众适度普惠的制度化安排。大民生作为缓解和稳定民生的重大措施,可以有效地覆盖和保障社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的物质生活权益,提高这一部分人群对社会福利的满意度,降低社会风险,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大民生的实施为这样一种和谐的关系和环境创造了制度基础,通过政府对公共事业管理理念由局部慈善救济向大众适度普惠的转变,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收入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一系列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注入了有效的舒缓剂。大民生打破了以往民政工作中僵化、内固的思维亲民性、延伸范式和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其独有的性而当前国家对如何解决和改善居民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的重视,也充分反映出民生工程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大民生就是政府对待民生工作的态度。大民生长效机制,并以1当前各级政府都非常积极地开展相关民生工程的建设,如南京市政府就提出了要构建号文件形式,正式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意见?。!意见?针对当前百姓关注度高的富民增收、住房安居、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整治等热点问题,制定了9大类50余项加强民生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基本确立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为推进民生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民生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大民生就是对与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收入、就业、保障以及着眼于改善民生所应保证的环境、能源、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民生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等特点,更加注重建设与民生和社会建设规律要求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更加注重城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482010年第6期总第300期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强调民生问题的整体解决。所以大民生的提出是社会民生问题上的管理理念创新,也建设对扩内需促消费的杠杆作用是民政工作的一次政府管理创新。二、大民生近期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增长、促消费,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在内的十条举措,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从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中我们可以清晰发现,这些举措中除了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这些主要通过投资来促进需求和保持经济的增长措施以外,有关居民生活保障、住房、医疗、教育、提高收入等相关民生工程的措施竟然占了较大比重,如: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等。这说明本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点应该是增加对民生工程的建设的投入,指导思想是通过健全和完善社会公共福利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提高居民的一般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