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纲下载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3)季节移动规律:随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冬季。二、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3.季风环流[特别关注](1)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2)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考点一线串](1)气压带:气压带(2)风带: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使某些地区在不同季节受到不同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出现明显不同的气候特征,因而形成比较典型的气候类型。比如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因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应用闯一关](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通过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来考查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气流运动及对气候影响。依据图示气流运动方向及纬度位置可知,A为盛行西风带,B为东北信风带,C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D为极地东风带,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为北半球冬季。答案:(1)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2)丰富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4)南北纬60°赤道地区低多阴雨天气南北纬30°极地地区高多晴朗天气(5)终年温和湿润[考点一线串]2.季风的成因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特别关注]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地区的风向日本及俄罗斯东南太平洋沿海——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北印度洋沿岸——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澳大利亚西北部——夏季(1月):西北风;冬季(7月):东南风。[技法一招鲜][应用闯一关](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⑥(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一线串]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技法一招鲜][应用闯一关](1)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①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因而可推知,①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②为夏至日,③为冬至日,④为二分日。第(2)题,根据风向可知,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都有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例1](2011·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1)~(3)题。(1)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与①地相比,②地()A.气温年较差较小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昼长年变化较小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3)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陆地上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为北半球冬季,图示区域为北半球,风向右偏,①地多吹西北风。第(2)题,①地位于180°经线以东,②地位于180°经线以西,故②地比①地较早进入新的一天。第(3)题,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晨昏线与70°N纬线相切,此时应为1月。[例2](2010·江苏高考)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