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课程编号010304-1二、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90学时)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高等代数、复变函数、电子电路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四、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自动控制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建立经典控制理论部分的基本概念,掌握和了解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对系统的改善。培养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等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基础。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2.能够建立线形定常系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求出线形定常系统的结构图、信号流图;3.掌握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和根轨迹法;4.能够按要求校正系统;5.用描述函数法和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6.利用差分方程和脉冲传递函数求解离散系统7.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实验技能。六、教学基本内容骨学时分配一、学时分配:讲课90学时;实验17学时(共5个实验)二、授课安排第一章自动控制理论的一般概念第一节引言(2学时)第二节自动控制的基本方法(2学时)第三节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学时)第四节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1学时)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一节数学模型的建立及线形化(4学时)第二节线形系统的传递函数(4学时)第三节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2学时)第四节结构图(4学时)第五节信号流图(4学时)第六节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2学时)第三章时域分析法第一节典型输入信号(1学时)第二节一阶系统的暂态响应(2学时)第三节二阶系统的暂态响应(2学时)第四节高阶系统的暂态响应(1学时)第五节稳定性分析(4学时)第六节劳斯稳定判据(3学时)第七节稳态误差分析(3学时)第八节给定稳态误差和扰动稳态误差(2学时)第四章根轨迹法第一节根轨迹的基本概念(2学时)第二节根轨迹的性质及绘制法则(2学时)第三节根轨迹草图绘制举例(2学时)第四节参量根轨迹(2学时)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第一节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2学时)第二节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2学时)第三节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2学时)第四节奈奎斯特稳定判据(2学时)第五节根据闭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时域响应(1学时)第六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第一节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2学时)第二节线性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2学时)第三节相位超前与滞后校正装置(2学时)第四节频率特性法在系统校正中的应用(2学时)七、教学重点、难点1.反馈控制原理;2.稳定性分析,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劳斯稳定判据;3.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4.稳态误差分析5.描述函数和相轨迹6.Z变换与脉冲传递函数八、主要教学形式(方法)1.课堂面授2.课下辅导3.习题讲解4.实验九、使用教材名称、作者及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顾树生等,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十、参考教材名称、作者及出版社HYPERLINK"http://202.120.16.83/"http://202.120.16.83/,《自动控制原理》在线教学。《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自动控制原理》(上、下),吴麒,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4。《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第二版,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