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oc

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一.青年教师成长项目该项目重点贯彻落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目标,改进完善学校青年人才建设项目,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学校和学科长远发展培养后备优秀人才。(一)选题思路项目申报不强调前期研究成果,但坚持成果导向原则。申报者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紧扣学科发展规划和科研规划,凝练学科方向,在相对稳定、有发展前景和可持续性的研究领域自行选题、自由申报、公平竞争。对于学科前沿研究项目、服务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重大需求的项目以及有利于大金融学科群建设的项目予以优先立项,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领域的研究。(二)立项数量青年教师成长项目立项数根据每年青年教师人数和经费规模综合考虑确定,本年度拟立项40项,根据项目申报质量择优资助立项。(三)申报条件和申报限制1.青年教师成长项目的申报者为本校39岁以下(1973年5月15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到在读博士。2.未承担过“211工程”三期青年教师成长项目的申报者,2007年以来发表有A级论文(含国外B级)或主持有A级课题,视为具备该项目的直通条件。在申报项目内容符合立项要求的前提下,可直接进入该项目人选。已承担过“211工程”三期青年教师成长项目的申报者不再享受直通条件。3.已承担“211工程”三期青年教师成长项目尚未结项者,不再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本项目。4.为避免重复资助,项目申报书中填写的项目选题及内容,不得与已获得资助的其他各级各类项目内容相同或相似,同时不得与当年申报的其他类项目内容相同或相似。(四)结项要求及经费资助该项目资助经费每项3—5万元。项目定于2012年12月全部结项。结项成果均要求提交研究报告,由科研处统一组织专家进行结项鉴定,经专家鉴定合格,资助经费3万元;同时提交在研期间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内B1级阶段论文,或在研期间项目负责人作为主持人获得B级项目资助,追加经费1万元;同时提交在研期间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内A1、A2或国外A、B级阶段论文,或在研期间项目负责人作为主持人获得A级项目资助,追加经费2万元。立项时拨付启动经费2万元,结项时经专家鉴定合格后按上述资助标准补足余款。鉴定不合格不再拨付余款。(五)申报材料《西南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成长项目申请书》电子文档,纸质文件(申报表原件1份,项目设计论证活页件5份)。二.交叉与新兴学科项目该项目重点支持以学科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排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交叉科学和复杂体系研究为对象开展交叉研究;重点支持与大金融学科群交叉的研究、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和新兴学科研究。(一)立项数量本年度拟立项20项,根据项目申报质量择优立项。(二)申报条件1.课题设计要体现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的需求,要把握国内外科学研究的前沿和动态,体现出较高的研究价值,力求具有原创性、创新性。2.课题申报须体现重大问题导向,课题研究须实现学科交叉和多学科协同攻关。3.课题组成员应具有交叉学科背景。4.每个申请者每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在规定期限内,承担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类项目尚未结项者,不得申报。(三)结项要求及经费资助1.交叉与新兴学科项目原则上在1年内完成。2.交叉与新兴学科项目每项资助经费3~5万元。3.交叉与新兴学科项目立项后即拨付2万元作为启动经费,并视项目进展情况给予后续建设经费。项目结项时,项目负责人须向科研处提交研究报告,经专家评审合格后予以拨付后续经费1万元;审核不合格者,不予拨付。对于立项研究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B1级论文或主持B级课题的项目,追加经费1万元;对于立项研究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国内A级或国外B级以上论文或主持A级课题的项目,追加经费2万元。4.项目出版或发表的成果须在显著位置注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bytheFundamentalResearchFundsfortheCentralUniversities)中英文字样和项目编号。(四)申报材料《西南财经大学交叉与新兴学科项目申请书》、《课题论证活页》电子及纸质文件(申请书1份,课题论证活页5份)。三.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我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西财大办【2012】4号)规定,我校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体系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学校学科特区和学校评定的校级重点研究基地三个层次。重点研究基地分为基础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基础研究型研究基地应聚焦国际学术前沿,拓展研究领域,长期、持续推进基础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高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