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10篇[热门]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大班语言教案篇1进入大班,幼儿的目光开始投向周围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也更加活动起来。他们对周围事物探索和发现的欲望越来越强,对问题的探究也越来越主动。最近,随着主题《有用的植物》——“绿色菜篮子”小主题的开展,幼儿的关注集中在了蔬菜上,如:吃饭时对家里吃的蔬菜感到好奇,想知道它们是什么蔬菜,是什么样子的,哪些部位可以吃,怎么吃。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我还发现,我们班幼儿对于图书区的有关于蔬菜的儿歌和谜语都特别感兴趣。在《学习活动》用书中,有一首儿歌“菜地歌谣”,它将蔬菜的'外形特征、口味、生长位置编成琅琅上口的问答歌,让幼儿在一问一答中巩固对蔬菜的认识。我以这首儿歌为载体,在通过集中观察比较蔬菜,在充分了解蔬菜外部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学习儿歌、进行仿编,自由问答,并引发幼儿对生活中更多蔬菜的关注及对蔬菜的喜爱。活动目标1、根据常见蔬菜的不同特征,尝试仿编歌谣,体验仿编问答式儿歌的快乐。(重、难点)2、知道蔬菜营养丰富,多吃蔬菜有益健康。活动准备课件;蔬菜及儿歌的图片。活动过程一、说说蔬菜。1、出示PPT1:这个影子可能是什么蔬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蔬菜只有细长的形状吗?:蔬菜有各种各样的形状。2、出示PPT2:这绿绿的会是什么蔬菜?蔬菜都是绿色的吗?你还知道哪些颜色的菜?:蔬菜是五颜六色的。3、出示PPT3:(1)这是蔬菜,你还能说出其他藏在泥土里的蔬菜吗?(2)除了藏在泥土里,有没有长在其他地方的蔬菜?(藤上、水里):菜地里的蔬菜长得真奇妙。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还有的生长地方也不一样。4、你们喜欢吃蔬菜吗?为什么?:蔬菜既美味营养又丰富,特别是维生素含量高,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能使我们更健康。二、念念歌谣。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歌谣《菜地里的歌》,这首歌谣和我们平时念的可不一样,我们来听一听吧!1、根据线索,破译歌谣。提问:它告诉了我们蔬菜的什么特征?:歌谣是根据蔬菜的形状、颜色、生长环境等特征来介绍蔬菜的。2、跟着节奏,念念儿歌。(口齿、速度)第一遍:教师问,幼儿答。第二遍:幼儿问,教师答。第三遍:个别幼儿问,其他幼儿答。:这首儿歌一句问、一句答,线索就在问句中,这样的儿歌形式叫做问答儿歌,非常有趣。三、编编歌谣。过渡:这些只是蔬菜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你们想不想将其他品种的蔬菜也编进菜地歌谣呀?我们编的时候可以根据蔬菜的颜色、外形、生长地方来仿编。1、交代要求。(1)两人一组。(2)商量选择两种或三种不同的蔬菜。(3)编一编、说一说,一个问、一个答。2、小组介绍。四、活动延伸。将生活中其他的蔬菜也编进歌谣里。(幼儿教育)大班语言教案篇2活动目标:1、对故事中有关复制的情节感兴趣。2、感受故事幽默、夸张的特点。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图片。故事录音。活动过程:一、产生悬念。1、逐一出示10个小人,请幼儿数一数。2、小朋友,你有几个爸爸?可是官老爷却一下子有了10个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呢?二、理解故事内容。1、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说说小水缸是一只怎样的缸?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故事一遍。3、谁先看上了这只宝缸?王八皮为什么想抢而没有抢成?4、王八皮想出了一个什么坏主意?5、为什么官老爷也喜欢这只宝缸?6、官老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爸爸?7、最后有人拿到宝缸了吗?为什么?三、讨论。1、这个故事什么地方最好笑?2、老伯伯拿宝缸干了什么事?王八皮、官老爷、官老爷的爸爸想用宝缸干什么?谁最贪心?3、如果你有一只宝缸,你想“克隆”什么?四、结束。把我们讨论的,去讲给爸爸妈妈听。活动反思:这节大班语言课《十个爸爸》上下来,发现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语言提问不够精炼贯穿着这个活动,还有些问题回应不当,追问的比较少,比如最后一个环节,问幼儿如果有宝缸可以复制什么呢?一幼儿回答:复制十个金鱼。我马上追问:你想怎么来处理这十个金鱼呢?和谁一起吃呢?回来想一想,金鱼干嘛一定要吃呢,喂养的金鱼供人欣赏不是更好嘛。还有我发现我更多的是在重复幼儿的回答,而没有提炼,提炼性总结性的语言不多,有些追问没有追到底,语言不够精炼,比较啰嗦,我觉得这些都要在平时中积累经验,让自己更好的上好每一节课!大班语言教案篇3活动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2、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3、体验汉字中的趣味性,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萌发阅读汉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