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向探索理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性向探索理论.doc

性向探索理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性向探索理論王淑俐--協助學生及早「找到目標」與「生涯規劃」壹、幫助學生找到目標、增加學習優勢:一、學習狀況:學科上的強項及弱項?在「校」的學習態度及行為?在「家」的學習態度及行為?各科老師的狀況為何?各科學習的困難為何?二、生涯目標:志願、夢想及偶像?生涯目標與本身條件的吻合程度?目前的努力方向及達成程度?達到目標的助力及資源為何?可提供或再找到哪些資源?如何化目標為計畫,化計畫為行動?貳、測驗工具的輔助:一、性向:二、興趣:三、人格特質:参、經驗與楷模:工作大未來(商周982期日本狂銷120萬冊的教育書):銷售量是日本教育類書籍有史以來的前三名。超過七千所的日本中學團購此書做為重要參考書,連地方警察局、監獄都購買此書,給打架滋事、飆車、偷竊等,那些對未來無所適從的年輕人。原來設定要給兒童與家長看的書,19至29歲的讀者竟然也多達33萬人,比率高達27.4%。該何去何從?對未來缺乏明確目標八個應屆畢業生一個選擇延畢書中第一個主張:「世界上只分成兩種人,從事自己喜歡且適合自己工作並藉此生活的人,以及不是那樣過活的人。」村上龍說,如果一定要以某種方式獲得生活上必要的金錢和充實感,與其心不甘情不願的從事自己討厭的事,倒不如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事。從日本到台灣,都點出了現代成人對未來的無力感。隨著全球化的激烈競爭,社會結構產生劇烈變動,「大公司、好學校通往好工作」的梯子消失了!過去,往大家都認同的地方鑽,不止讓這個世界的某處太擁擠,也不再是聰明之道。然而,梯子在哪裡?該往何處去?黃金十年:十三歲起探索興趣出社會前就該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教育部統計,台灣每八個大學應屆畢業生,有一個選擇延後畢業,比八年前增加近一倍。104人力銀行去年所做的調查也發現:72%的上班族不滿意目前工作,可見人們對工作「沒有明確目標」。村上龍主張:「年輕人在出社會之前,就應該、也能夠找到自己真正想從事的工作。」而且,要從13歲開始,就發掘自己的興趣。13歲,屬於兒童認知發展的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在此階段前,兒童會大量接觸事物,對很多事情都有好奇,但進入這個階段後,孩子才能運用邏輯與抽象思維能力,判斷出自己的興趣。每個人生下來都有源源不絕的好奇心,不幸的是,在教育或社會化過程中,不斷的被成人世界充滿的妥協與庸俗給抹殺掉了。尤其在亞洲,13歲,甚至更早開始,孩子被迫埋首於補習班的書籍中,等到考上大學,頭一抬起來,才發覺自己連喜歡什麼都不知道。一進入職場,好奇心更被工作壓力一點一滴的消磨殆盡。13歲到22歲這時期,孩子既有旺盛的好奇心,也有邏輯思考能力,又沒有社會壓力,可謂探索興趣的黃金十年。全球性趨勢:英國鼓勵十四歲學技藝德國近七成國中畢業生選技術教育加拿大的教育理念是,發覺孩子的興趣,比學會算數、語文等謀生技能更為優先而重要。在德國,父母也協助孩子提早發現能力與興趣。因為他們在國中畢業後,也就是15歲至16歲期間,有近七成選擇技術教育,孩子只有一、兩天在學校,其他時間則進入公司或政府機構實習當學徒。在英國,其教育主管機關不但更名為「教育與技術部」(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Skills),該部更在2005年提出「14~19:教育與技能」白皮書,倡導14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學徒般的技藝訓練,為了協助孩子,政府提供校外的機構或技專校院等,讓孩子有機會確立自己的職業性向,同時輔以高品質的指導和建言。在台灣,大學聯考各類組的第一志願依然延續歷年結果:台大法律、台大電機、台大醫科。學子寒窗苦讀,就只希望超越同儕。金飯碗不再:醫師、律師收入下降不如讓孩子跟著興趣走醫生,是台灣人一直仰望的職業,數學則是通往這個職業的梯子。健保制度下,當初鯉躍龍門的醫生,必須辛苦的衝刺門診量,得來的卻是平均收入較以往少一成。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說,「我不禁想問,台灣還剩多少快樂的醫師呢?」在迅速變化的職場上,第一志願裡,除了電機系學生仍然搶手外,律師、醫師早已成為「艱困行業」。熱門、冷門,有誰算得準?十年、二十年後,熱門、冷門可能互易。與其跟著人潮走,不如隨著孩子的本心去探索。為何隨心探索工作很重要?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門(HerbertA.Simon)曾提出「十年定律」:任何領域的專家,都需要經歷十年的淬煉。除非找到自己的興趣,否則,一個人要堅持十年,不被挫折打倒,是件苦差事。職場版的龜兔賽跑,終點贏家,都是為興趣而工作的人。進入新時代,要找到好工作,梯子不假外求,就在自己的興趣上。所以傑出者,談的是:「Showmethework」,而不是「Showmethemoney」!村上龍就是一例。54歲的他接受本刊專訪時,自述:「我是一個創造性強,卻協調性差的孩子,從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