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向与学科笔试试题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性向与学科笔试试题卷.doc

生物性向与学科笔试试题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九十九學年度大學推薦甄選指定項目甄試生物性向與學科筆試試題卷未宣布開始作答前,不可翻閱!注意事項1.本試題含封面共6頁。2.考試作答時間共100分鐘。3.入場未滿60分鐘不得出場。4.試卷限用藍色或黑色筆作答(不得使用紅色筆及鉛筆),違者該科不予計分。5.答案頇依題號順序書寫於答案卷內,不可在答案卷封面書寫任何文字符號,違者該科不予計分。6.考試時可使用計算機。7.考試完畢後,試題頇隨答案卷一併繳回,不得攜出。2一、複選題(每題3分,共51分,答案全對才給分,答錯不倒扣)下表為八種現生動物(甲~辛)構造特徵之比較,「+」表示具有該項特徵,空白表示未具有該特徵。請依據表格內之比較結果,回答第1至7題。種類特徵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羊膜+++五趾型附肢++乳腺+體被角質鱗+++側線系統++體被圓鱗+胸骨++半規管++++++腹神經索+1.下列各組動物,何者可能屬於脊索動物門?(A)甲、乙、丙、丁(B)乙、丙、戊、辛(C)丁、戊、己、庚(D)甲、己、庚、辛2.下列動物,何者可能為「動物辛」?(A)蚯蚓(B)蠑螈(C)海葵(D)蜘蛛3.若「動物甲」具有胸骨,則必具有下列何種構造或特徵?(A)羽毛(B)脊椎骨(C)背神經管(D)三對半規管4.下列動物,何者可能為「動物庚」?(A)青蛙(B)八目鰻(C)盲鰻(D)大白鯊5.下列動物,何者可能為「動物丙」?(A)赤尾鮐(B)雪山草蜥(C)鴨嘴獸(D)大冠鷲6.下列動物,哪兩種可能具有最近的親緣關係?(A)乙(B)丙(C)丁(D)戊7.下列動物,何者之胚胎具有尿囊?(A)甲(B)乙(C)丙(D)丁8.鳥類之幼雛可分為早熟型和晚熟型兩類,早熟型幼雛在孵出後,即可跟隨母鳥活動覓食;晚熟型幼雛則反之,必頇接受親鳥的餵食照顧。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早熟型幼雛的較易產生印痕(B)小水鴨和藍腹鷴的幼雛均為早熟型(C)綠繡眼之幼雛為早熟型,親鳥常築巢於樹上(D)早熟型幼雛發育為可飛行的成鳥一般較晚熟型幼雛快39.有一牧場占地二千公頃,其中80%是草地,20%是林地。有人在牧場範圍內設陷阱捕鼠,共捕獲二種老鼠,其數量和捕獲地區如下:捕獲地區老鼠種類草地林地甲6416乙5050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種老鼠偏好草地(B)乙種老鼠偏好林地(C)甲種老鼠對兩種環境沒有偏好(D)乙種老鼠對兩種環境沒有偏好10.下列有關生態塔的敘述,何者正確?(A)生物量塔一定是金字塔型(B)能量塔有可能呈倒金字塔型(C)數目塔有可能呈倒金字塔型(D)能量由初級消費者轉移到次級消費者身上,其轉換率通常不超過10%11.台灣的蛙類在生殖季節,大多會發出該種獨特的的求偶叫聲,以避免不同種間的雜交,這是屬於何種生殖隔離機制?(A)交配前的隔離(B)交配後的隔離(C)行為上的隔離(D)機械上的隔離12.根據現行的五界(five-kingdoms)生物分類系統,下列何者不屬於植物界的生物(A)地錢(B)地衣(C)木耳(D)阿拉伯芥(E)冬蟲夏草13.下列哪幾項特徵,可被用做為判別「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依據?(A)葉序的型式(B)葉脈的型式(C)花瓣的數目(D)花瓣的顏色(E)莖部維管束的排列方式14.右圖表示「植物生長素(IAA)」對某種植物的根、莖、芽三種器官生長的影響。請根據此圖,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對根的生長,生長素只有抑制效應,沒有促進效應(B)對花的生長,生長素只有促進效應,沒有抑制效應(C)生長素濃度為10-2ppm時,可同時促進莖和芽的生長(D)生長素濃度為510-3ppm時,可促進初萌發種子的生長(E)對芽的生長有促進效應的生長素濃度,都可促進根的生長4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第15至17題全世界現生的蛇類共有15科約2760種,毒蛇分佈在其中的4科總共有近500種,我們較熟悉的毒蛇則多屬於蝮蛇科和蝙蝠蛇科,前者包括像響尾蛇、百步蛇、和龜殼花等,後者則有雨傘節、眼鏡蛇和有毒的海蛇等。毒蛇的毒液組成複雜,按其毒理機制則可分為出血性毒素和神經性毒素兩大類。出血性毒素的種類較多,除會引起被咬部位的水腫症狀之外,也會傷害組織和肌肉,甚至引起多種內臟器官的出血,導致動物死亡。出血性毒素普遍存在於蝮蛇科的蛇毒內,蝙蝠蛇科除了眼鏡王蛇等例外,較少有此類毒素。神經性毒素的毒理機制主要是與肌肉細胞表面的乙醯膽鹼受器結合,導致神經元透過乙醯膽鹼傳遞給肌肉細胞的收縮訊息無法被接收,致使動物癱瘓,最後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神經性毒素普遍存在於蝙蝠蛇科的蛇毒內,但少數種類的響尾蛇和台灣的龜殼花也含有「神經性毒素」。毒蛇的毒液除了可幫助保護自己之外,也具輔助攝食的功能。毒蛇如果不小心咬到自己或被同種的蛇咬到,是不是也會中毒死亡呢?相關研究的結果顯示,許多蝮蛇科毒蛇的血液內含有可中和自身毒素的成分,而眼鏡蛇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