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堂用)ppt.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9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堂用)ppt.ppt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堂用)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五谷:六畜: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二、农具的进步马桥文化,其遗址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州,距今4000年。青铜镰刀二、农具的进步二、农具的进步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二、农具的进步二、农具的进步筒车三、水利设施的发展“鱼嘴”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三、水利设施的发展三、水利设施的发展四、自耕农经济的形成四、自耕农经济的形成思考:找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1、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下列哪些地区形成规模①黄河流域②珠江流域③长江流域④辽河流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从原始农业直到商周时期,先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工具主要是A、青铜农具B、木、石、骨等农具C、铁农具D、石制农具3、牛耕之所以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一直沿用至今B、畜力代替人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畜力代替人力,使人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D、使土地不必进行休耕4、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是A、犁壁的发明B、曲辕犁的发明C、牛耕的出现D、耦耕的创制5、《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A、春秋时期牛耕出现B、周王室的日益衰微C、战国时期宗法制得到了发展D、春秋战国铁农具的使用6、春秋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条件主要包括①铁农具的推广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牛耕的普及④牛耕的使用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7、小农经济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原因是①生产规模小②难以扩大再生产③“男耕女织”式分工加固了自然经济④满足于生活富裕和稳定的状态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产的基本单位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④“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9、小农经济的特点不包括B、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简单的性别分工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生产积极性较低10、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A、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上用于自己消费B、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产品1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A、春秋时期的芍陂B、西汉的白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D、汉代治理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