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总量目标与相对目标程.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8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章总量目标与相对目标程.ppt

第四章总量目标与相对目标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统计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正确理解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概念,明确其分类;掌握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第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1.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2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3.是计算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基础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例:⒉按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分:⑴时期指标: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⑵时点指标:在某一时刻上状态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⑴从登记与计算的特点看:时期指标连续登记与计算,时点指标间断登记。⑵从指标值能否相加看: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⑶从指标值大小与时间长短关系看:时期指标受时期长短影响(成正比),时点指标一般与时点间隔长短无直接影响。四、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总量指标第二节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⒊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⑴有名数:以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同时使用。例: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人)⑵无名数:一种抽象化的数值①系数②倍数③成数:1成=10%④百分数:%1/100⑤千分数:‰1/1000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公式(二)比例相对指标(协调相对数)(三)比较相对指标(四)强度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数的计量单位:(五)动态相对指标⒉计划完成相对数的计算二是计划期中某一段实际累计数与全期计划数对比,说明计划执行进度。例:某市计划“九五”期间要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亿元,计划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为:要求计算:⒈该市“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完成程度;⒉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计算提前完成时间(水平法)例3:某企业计划产品单位成本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6%,则⑶根据平均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又知该地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2亿元,乙地区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亿。(1)结构相对指标:第一产业=12/132=9.1%第二产业=73/132=55.3%第三产业=47/132=35.6%(2)比例相对指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6.08:3.92(3)比较相对指标(%)=2006年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乙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50=88%(4)强度相对指标:甲地区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人口总数=132/600=2200元/人(5)动态相对指标: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甲地区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甲地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00%=132/122=108.2%(6)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全部国内生产总值=132/120=110%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正确选择对比的基础;注意指标间的可比性多种相对指标应当结合运用1999年末我国共有总人口12.6亿人,其中男性人口为6.4亿,女性人口为6.2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