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统计指标的意义、种类及其计算和应用。通过学习要求掌握:1.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种类;2.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及常见相对指标的特点及计算方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又称为绝对指标或绝对数。总量指标的种类2、总体标志总量(二)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第二,时期指标的大小与现象活动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现象活动时期越长、指标数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对时期指标进行比较,必须注意时期长短上的可比性。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上所处状况的总量指标。如某一时点上的人口数、商品库存数、牲畜存栏数、土地面积数等。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四、计算和使用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一)要注意现象的同类性(二)要有明确的统计含义和统计方法(三)要统一计量单位第二节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及其表现形式(二)、相对指标的作用首先,它可以说明事物发生的发展程度或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的程度、差别程度以及计划执行情况与经济效益状况等。如某地区粮食产量2002年末为2001年的1.2倍,说明了该地区粮食生产的发展程度。其次,便于比较和分析事物,对于不能用总量指标直接对比的事物,通过相对数就使之能够比较。如不同规模的企业,其利税额有大有小,不宜直接进行比较,但通过计算利税率相对指标,就可以进行比较(三)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2、有名数有名数是将相对指标中的分子和分母指标数值计量单位同时使用的一种表示方法,主要用于部分强度相对指标。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商业网点密度用人口数/每个商业网点。二、几种常用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普查年份(二)比例相对指标(三)比较相对指标(四)强度相对指标地区[例]某城市人口1000000人,零售商店3000个。则:该城市商业网点密度=强度相对指标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经济实力并便于对比分析。如人均国民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人均钢产量等。第二,可以说明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如按人口均摊的医生数或病床数、商业网点密度等。第三,可以考虑企业或社会的经济效益。许多重要的经济效益指标,都是强度相对指标,如利润率、商品流通费用率、资金占用率等。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发展速度,它是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变动程度的相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计划任务数以绝对数形式出现[例1]某商业企业某年商品销售额计划为1000万元,实际完成1200万元。则:例2、某商业企业某年计划销售额320万元;到9月低累计销售额为260万元,则累计到3季度为止销售额计划执行进度为:累计到3季度止计划执行进度(%)=(2)长期计划完成情况检查累计法凡是计划指标是按计划期内各年的总和规定任务时,就按累计法计算。公式为水平法。指在计划制定中,以计划期最后应达到的能力水平为目标时,应采用的计算方法,即:如“九五”计划规定2000年某产品年产量达到500万吨,在1997年10月到1998年9月间累计产量达到500万吨,则提前2年零3个月完成计划。2、计划任务数以相对数形式出现[例2]某公司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2000年比1999年提高8%实际提高10%,则该公司计划完成程度为:[例3]某产品上年度实际单位成本为400元,本年度计划降低5%,实际降低8%,则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为:由以上例子可见,同样是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在对其评价时要根据指标本身的特点。一般来讲,劳动成果指标,从经济意义上说越大越好。若计划完成程度高于100%,则超额完成计划;若计划完成程度低于100%,则未完成计划。如产品产量、产值、利润、商品销售额计划等。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指标,从经济意义上说,实际完成低于计划为好,若计划完成程度低于100%,才算是超额完成计划。如单位产品成本,费用水平计划等。三、相对指标计算的应用原则本章练习一.判断题部分3.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4.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A.5.5%B.5%C.115.5%D.15.5%5.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6.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7.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A.小于100%B.大于10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