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活动2》教学设计湘教版《语文活动2》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湘教版《语文活动2》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湘教版《语文活动2》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成语里表示数目词的含义。2.了解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激发新闻记者文学名著的兴趣。3.积累《幼学琼林》的古文名句。4.召开故事会,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发现成语的特点,积累成语。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某些成语的特点,理解成语中表示数目的词的特定含义。3、理解古文名句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成语、“三十六计”名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第一课时一、学习“我发现”1.投影出示“语文活动”中的成语。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3.教师讲解成语中表示数目的词的意义。它们不表示确切的数目,一般都具有特定的含义。4.分组读成语,体会这些成语中“一”“七”“八”“百”“千”“万”特词的特定意义。5.收集包含数目词的成语,全班交流。二、学习“我知道”1.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2.学生回忆名著及名著中的主要人物特点,小组交流。3.教师指导学生用一句话对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如:顾全大局、神机妙算的孔明;嫉恶如仇、智勇双全的鲁智深......4.全班交流。三、学习“百宝箱”1.自由朗读《幼学琼林》中的古文名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简介《幼学琼林》。3.熟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的意思,提出难以理解的'句子。4.教师点评释疑5.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古文名句,注意停顿、重音等。如:凭空起事,谓之/平地风波;独立不移,谓之/中流砥柱。6.学生熟读句子,背诵句子。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今天我们召开“三十六计”故事会,你们高兴吗?你们知道“三十六计”指的是哪些计谋吗?二、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三十六计”名称,回忆有关故事情节三、教师投影出示“三十六计”名称,学生识读四、引导学生从中选择一个成语,讲一讲这个成语故事五、小组交流先在小组里交流,评出本组的“故事大王”。主要从以下方面评议:(1)讲的故事与成语的意思是否符合;(2)内容是否有趣;(3)语言是否连贯、通顺。六、全班交流各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故事,学生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语言奖”。写出自己交流的成语故事的内容。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板书设计:总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湘教版《语文活动2》教学设计2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写好带火字旁的生字。2、指导学生背诵名言警句。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初步学习与人交流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美观地写好汉字。难点:培养正确、流利运用语言能力。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点拨。学法:讨论、自主探究。教学准备收集爱国名言。教学过程一、万花筒1、学生自读,观察并说说生字的特点。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3、同桌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二、我能写1、先读句子,齐读,指名读。2、讲一讲这两个句子中的意思。3、试着写句子,注意把“微笑”放在不同地地方。三、我能读1、读这段话,比一比,看谁读得好。2、简要地说说这段话写的是什么。3、配乐朗读。四、百宝箱1、自由读列出的诗句。2、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3、学生自由地背背诗句,可以互相检查。4、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诵。5、你还记得哪些表现人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背。五、大舞台1、引导学生图书、网络收集反映风土人情的地名资料。2、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3、说说这些地名的来历,看谁说得好。4、准备开“可爱的家乡”资料展览会。湘教版《语文活动2》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积累和运用诗句。2.认识和理解“其”字的不同意思。3.积累、运用古诗。教学重难点:感悟和运用诗句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我会填1.学生背诵本单元学习的两首古诗,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学生自主填写3.小组交流(课件)(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只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才能不断得到充实提高。(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我发现1.学生自主阅读短文,想想短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用自己的话讲讲句子的意思。(课件)3.讨论“其”字的不同含义。4.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三、百宝箱1.读读这首小诗,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