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在教育质量提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学期在教育质量提升.doc

新学期在教育质量提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学期在教育质量提升、加强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及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和措施教育提升质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将质量提升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过程,实现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一、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学生道德素养1、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素质。3、以教科研为先导,进一步加强德育教科研工作。4、大力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利用重大纪念日,结合学习、宣传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通过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开展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健康情感,以此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优良品质。5、大力开展道德品质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入开展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活动。二、坚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认真落实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各项法规,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在学校和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2、开展面向全体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每位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活动。3、加强对学生审美与表现力的培养。学校开设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和锻炼。4、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造全省一流教育质量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关键,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根本。3、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学校领导必须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切实抓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4、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大力推进考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考试压力。四、强化学校安全教育,营造良好学习环境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2、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3、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4、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维护校园稳定和安全。五、强化教科研工作,争创丰硕成果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先进的教育科研理念来规划、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构建体系完善、运转灵活、内涵发展的教育科研管理体系,有效开展教育科研培训、管理和评估工作。六、深入推进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实施水平1、校本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2、以“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关注学生生命,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校本课程。3、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加强对校本课程资源包的研究和修订完善。4、充分认识校本课程的自身特点和教学规律。教学遵循校本课程的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原则。加强学校建设有人认为,校长、制度和校园文化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三驾马车,这一认识比前几年就流行的“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说法更理性和科学。文化的本质就是“人文以化成”,重点在于“化”,学校文化的建设,只有最终成为学校成员的自我需要和自觉行为,才会获得真正的成效。因此,学校领导必须化大力气致力于抓好学校文化建设。一、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的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日益强化。学校文化包括硬件设施、校园环境,也包括学校精神、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学校师生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氛围。学校文化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成份,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不断充实、丰富之中,传统文化要秉承,现代文化要创造。二、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学校文化建设涵盖的范围很广,一方面是校园环境的美化,不仅仅是校园的绿化和标语、校训口号、名人画像上墙等有形的亮化工程,如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附中的“校园景点,文化育人”的做法。另一方面,要着力在管理文化、学校领导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的构建上下功夫。(一)建设机制合理、科学系统、目标精细的管理文化:1、管理模式多元化。2、管理系统网络化。3、管理环节目标化。(二)建立科学规范的角色文化:学校的成员中有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相应的角色文化就有学校领导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领导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导,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是学生的主体精神。学校文化的实质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