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2.3.ppt
上传人:17****92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75K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2.3.ppt

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2.3.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躯干部的损伤(sǔnshāng)(一)概念外力作用或肌肉(jīròu)骤然收缩所造成程度不同的腰部位软组织撕裂或关节扭错,称急性腰扭伤。(二)分类与表现均有腰部拘挛不能俯卧、转侧(zhuǎncè)。常见的有:1、肌肉扭伤好发于腰骶部。(1)有明确的外伤史,受伤后即感腰部痛不能伸屈,严重时,稍转动即有剧烈牵扯痛;(2)扭伤处肌肉痉挛、肿胀、压痛,有时腰臀或腰腿牵扯痛,没有根性神经痛;(3)直腿抬高腰痛,但加强试验(-)。2、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伤。腰4腰5、腰5骶1多见,极度屈或背伸在此体位上施加外力或突然转动均可发病。(1)受伤当时局部突然撕裂样痛,前弯腰时加重(jiāzhòng);(2)棘突间压痛,压痛处韧带松弛而有凹陷,屈腰棘突间距↑,多表示韧带完全断裂。3、腰骶关节扭伤承受应力大易损伤(sǔnshāng)。(1)受伤后下腰部痛,活动受限。(2)局部压痛,活动痛。双膝髋屈曲与腰骶关节过伸时均痛、腰骶关节扭转试验(+)(屈髋、膝,持双膝左、右扭转)。4、骶髂关节(guānjié)扭伤:结构稳定,较大暴力下才能受伤。(1)明显外伤史,扭伤后下腰部与骶髂关节处剧痛,腰部过伸或急速扭转时痛加剧。(2)检查:骶髂关节后方与下缘压痛,“4”字试验(+),骨盆分离试验(+)。5、后关节滑膜嵌顿:脊椎活动时,无准备活动,产生不协调动作,使滑膜嵌入增大之后(zhīhòu)的关节间隙。表现:(1)通常弯腰与旋转的联合动作下受伤后,腰部剧痛,呈保护性强迫体位,不敢做任何活动(2)压痛轻。很难找到明确的压痛点6、筋膜破裂:(一)发病原因、机理臀上皮神经及伴随小血管分支在骶髂筋膜处穿出,形成固有孔隙、此筋膜的深面有丰富脂肪组织,当剧烈弯腰或臀大肌猛然收缩时,深部脂肪组织从固有孔隙或筋膜撕裂处疝出。由于固有孔隙处有神经、血管走行,因此发生疝时痛较重。较少的可自行还纳,较大的形成永久性无痛肿物。(二)表现(1)伤后痛,牵涉痛串麻→腘窝部为止(wéizhǐ),腰活动受限,不能伸直。(2)患侧肌肉紧张,压痛点在骶棘肌和骶髂上下缘。(3)伤后未治,筋膜变性→筋膜炎。(三)治疗应注意完全愈合,勿转化为慢性腰痛。1、休息2、推拿3、针刺疗法急性取合谷、后溪、三里、人中等,大幅度捻转强刺激,以后取委中、承扶、阿是、大肠俞等。4、火罐:梅花针叩击痛点,再拔火罐至少量瘀血。5、药物治疗肿痛(zhǒnɡtònɡ)的,外敷新伤药。6、痛点注射疗法,封闭。7、体疗(1)肌肉扭伤、筋膜破裂以按压为主,辅以滾、或背法。(2)后关节(guānjié)滑膜嵌顿、牵拉、斜扳法、背、旋转复位法。(3)骶髂、腰骶伤牵抖、按压,髂骶关节后脱位用后伸按法,前脱位用,膝髋屈曲下压法。(4)棘上、棘间扭伤用背法,辅以按压。一、概述1、腰部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软组织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病2、发病情况(qíngkuàng):是运动员常见的腰痛症,占腰痛病人的10%。2、解剖生理特点:(1)腰痛中横突痛者约59.6%,而其中第三腰椎横突压痛者约47.6%,原因(yuányīn):腰三横突与其他腰椎横突比较来较长,加之其弯度大,腰部频繁活动中所承受的压力最大。经常的反复的积累性轻微损伤(劳损),可引起肌肉附着点、骨膜、韧带等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等病理改变,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导致腰痛(2)附着在横突上的肌肉共有九块,其中主要有骶棘肌、腹内斜肌、髂腰肌、膈肌、腹横肌。二、发病原因:大多发生在运动员和长期弯腰工作的体力劳动者1、训练安排不当:强度、密度过大,缺乏全面身体训练。2、疲劳;3、急性腰部(yāobù)软组织损伤后,没有及时根治。三、临床表现:1、一般无明显受伤史。2、疼痛:3、无明显肿胀:腰部肌群变硬或近似(jìnsì)板腰。4、压痛:两种可能:(1)大面积疼痛找不到痛点;(2)明显压痛点并有硬结存在。5、放射痛:特别是压痛点明显者可出现,但一般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有时有蚁行感。四、防治:1、预防:(1)合理安排运动量;(2)急性伤及时治疗(zhìliáo);(3)运动后不用凉水洗。2、治疗:(1)推拿;(2)体疗(3)理疗;(3)电针;(4)疼痛明显者:封闭。一.概述1.概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再因某种原因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坏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或脊髓(jǐsuǐ),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者谓之椎间盘突出症。2.发病情况:好发于青壮年(80%介于20-40岁),多见于举重、跨栏、投掷、体操等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二、发病原因及损伤机制1.对于运动员而言主要原因是外伤:曲绵阈统计:约60%患者有举重物或剧烈运动史:大多数有弯腰时突然扭转动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