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础设计主讲:庄鹏(a)平板式筏形基础(b、c)梁板式筏形基础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可分为单向肋筏形基础:仅在一个方向的柱下布置肋梁;双向肋筏形基础:在纵、横两个方向的柱下都布置肋梁。第二节筏形基础设计步骤和构造要求基底反力应满足以下要求pkfapkmax1.2fa当地下水位较高时,验算公式中的地基压力项应减去基础底面处的浮力,即ppwfapmaxpw1.2fa式中pw地下水位作用在基础底面上的浮力,即pw=whw;hw地下水位至基底的距离。2.尽可能使荷载合力重心与筏基底面形心相重合。二、筏板厚度的确定筏板厚度应根据抗冲切、抗剪切要求确定。1.一般不小于柱网较大跨度的1/20,并不得小于200mm。2.可根据楼层层数,按每层50mm确定。3.对12层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厚度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净跨之比不应小于1/14,且板厚不应小于400mm。4.对于高层建筑的筏基,可采用厚筏板,厚度可取1~3m。三、筏基底板的配筋筏基的配筋应根据内力计算结果确定。1.筏板配筋率一般在0.5%~1.0%为宜。2.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8mm,一般不小于l2mm,间距100~200mm。3.除计算配筋外,纵横方向支座钢筋尚应有1/2~1/3贯通全跨,其配筋率不应小于0.15%;跨中钢筋应按计算配筋全部连通。4.对无外伸肋梁的双向外伸板角,应配置5~7根辐射状的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的直径与边跨板的主筋相同,钢筋外端间距不大于200mm,且内锚长度(从肋梁外边缘起算)应大于板的外伸长度。四、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筏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当有地下室时应采用防水混凝土。五、基础的沉降基础的沉降应小于建筑物的允许沉降值,可按分层总和法或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计算方法。六、地下室底层柱、墙的边缘至基础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第三节刚性板条法——平板式筏基刚性板条法内力计算简图按平均值进行修正,柱荷载的修正系数第四节倒楼盖法——主次肋梁板式筏基主次肋梁板式筏形基础一、基础底面尺寸确定三、基础梁内力及配筋计算JL4上A、C轴线外地基净反力产生的线荷载q=pja2各梁的内力计算可参照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方法。例题图各梁受力图第五节倒楼盖法——双主肋梁板式筏基一、基础底面尺寸确定1.抗冲切计算2.斜截面抗剪计算底板分成单列、双列、三列双向板。角区格1由此可得区格23.支座弯矩Ma、Mb在a、b支座处有1.区格3在板的中心处有挠度x=p3xlx4/192EIy=p3yly4/192EI2.区格4在板的中心处有挠度x=p4xlx4/384EIy=p4yly4/192EI3.支座弯矩(三)三列双向板1.区格4在板的中心处有挠度x=p4xlx4/192EIy=p4yly4/384EI2.区格5在板的中心处有挠度x=p5xlx4/384EIy=p5yly4/384EI3.支座弯矩(四)支座弯矩调整设基础梁的宽度为b,板在支座处的集中反力近似看成pjl/2,在支座处弯矩的调整值为(五)底板的配筋计算底板配筋按简化公式计算梁在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弯矩梁在梯形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弯矩2.梁的跨内弯矩Mmax发生在V(x)=0处,由此而得在梯形荷载作用下Mmax发生在V(x)=0处,由此而得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