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教育心理学》中教学设计的定义: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四、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第二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一)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2)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层次: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3)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动作技能领域它包含知觉、定向、在指导下作出反应、机械化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二)教学目标的设计技术二、教学对象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组织2.学习者背景知识分析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有用知识来获得新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对那些妨碍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尤其是那些非正规途径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不利的背景知识来源于以下三种途径:①非正规途径获得的错误知识。②正规途径获得的有关知识的遗忘。③正规途径获得的有关知识不清晰、没分化。3.学习者学习态度的分析(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组织分析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分析教学内容主要应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分析教材编排意图和特点,领会编者的思路,合理地处理教学内容②把握教学内容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③分析教学中的重难点。组织教学内容注意的问题:①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要恰当,既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在”水平,又要与学生的“现有水平”相衔接。②教学容量合适。③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措施。④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要恰当;练习的配置,方式、方法要精心设计。⑤在注意知识传授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品质。⑥教学内容应具有层次性。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1、教学目标的要求(1)特定的目标往往要求特定的方法去实现。(2)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发挥最佳功效。(3)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2、教学内容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3、教师素质与个性特点教师的素质、个性也是考虑教学方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4、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对处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及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用于传递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媒体,简称教学媒体。1、教学媒体的选择。(1)特定教学目标制约教学媒体的选择。(2)根据媒体的特点选择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媒体。(3)优先选择可控性程度高的教学媒体。(4)精心选择经济实用的教学媒体。2、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1)多媒体组合的运用(2)一定程度的传媒冗余度促进信息整合。(3)选择适合学习者思维水平的传媒符码。3、选择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1)有必要性。(2)有针对性。(3)有启发性。(4)演讲与讲解相结合。四、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评价的手段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来实现的。(二)评价的方式评价作业的方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评价②切实评价③共同评价④学生互相评价第三节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一、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设计(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的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可以分为三种。(1)有关事物的名称或符号的知识。(2)简单的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3)有意义的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定教学目标应以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为中心,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叙述学到的有关知识,以此检查他们是否具备了这种能力。第二,设计教学内容要注重确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准联系点。第三,确保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可以考虑教材呈现方式与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通过关键点的提问引起学生的关注与思考,运用及时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补救等。第四,使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知识理解过程,即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目标应确定为应用概念规则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判断教学目标达到的标准是学生面对各种不同的概念与规则的运用情境,能顺利地进行识别、运算和操作。第二,把作为教学内容的概念或规则放入相应的知识网络中进行讲解与练习,让学生理解概念或规则。第三,概念的讲解与练习要注意正反例的运用。第四,如果教学内容是规则,应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