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延三维地震技术在西非深水油田开发中的应用.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时延三维地震技术在西非深水油田开发中的应用.ppt

时延三维地震技术在西非深水油田开发中的应用.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非安哥拉18区块深水油田渐新统深水浊积砂岩中轻质边底水油藏。水深1500m左右,油藏构造为盐拱和盐底辟背斜。储层物性好,孔隙度在22-28%,渗透率300-3000mD。采取边部注水中心采油,投产18口采油井和17口注水(气)井,累计采出程度近20%,含水率40%左右。时移四维地震技术已3次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通过地震资料解释不同阶段的地震响应差异对应油藏开发动态产生的差异,从而监测油藏内部油水界面、注入水驱油前缘、气顶气膨胀、压力,作为加密井井位优化设计、剩余油分布特征、油藏内部连通性判断的直接依据,并进一步指导油藏地质模型的修改和油藏数值模拟参数的完善。时移四维地震技术已成为西非深水油田开发的油藏动态监测不可或缺的主导技术之一。提纲前言提纲1.油田概况地层沉积体系为深水环境下的浊流相沉积,砂体为席状砂和多套砂泥互层叠置体,均为弱胶结渐新统浊积砂岩。储层物性好,孔隙度在22-28%,渗透率300-3000mD。原油性质较好,属于中质低粘原油,原油比重0.82,原油粘度1.5Cp,原始气油比150m3/m3。主力油田上有气顶下有边底水,油层厚度15-30m,油柱高度在50-80m。Slide71.油田概况采取同步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开发,驱动方式以注入水、边底水和气顶气驱动为主,目前采出程度接近24%,综合含水率45%左右,大部分井生产气油比较为稳定,个别井出现底水锥进造成含水率大幅度增加,或因为气顶气突进造成生产气油比大幅度增加。在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监测油藏内部边底水油水界面、气油界面、注入水驱替前缘和注入气驱替前缘的变化。监测的手段包括四维地震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但以四维地震油藏监测技术为主。提纲四维地震定义岩石物理基础在油藏开发过程中,溶解气在地层内脱气、气驱替油或水等都会油藏岩石孔隙内流体密度的减小,油藏内地层压力增加会造成孔隙膨胀,岩石密度的减小,整体表现为地震波反射速度降低,从而导致波阻抗的减小。在水驱油或气、油驱替气、地层压力下降会导致波阻抗的增加,有色反演的正差异影响四维地震成功的因素和G油田条件对比提高地震的信噪比和改善其可重复性G油田地震采集与处理四维地震资料解释分析思路提纲油藏动态监测的应用在O72油藏的内提取最大波峰,监测4口注水井的水驱油前缘,气油界面附近气顶气收缩,油水界面附近边水均匀的推进。在O72油藏的内提取最大波谷属性体,监测3口注水井注入水进入边底水造成的油藏压力增加,注气井注入气进入底水出现的气驱水推进前缘监测注气井的吸气剖面,并应用反演数据体监测三个层的注入气推进前缘变化监测剩余油分布,优化加密井井位修改完善数值模拟模型提纲针对安哥拉18区块G油田,在4D地震处理成像数据体的基础上,应用4D地震差异异常体和有色反演地震数据体,监测了油水边界的变化,分析了断层的封堵性,优化新钻井井位。应用4D地震监测数据修改完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对G油田油藏动态监测和油藏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