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之形象(70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之形象(70张).doc

201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之形象(70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塞下曲(其六)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aname=baidusnap0></a>相思</B>之苦的边将。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苏轼《浣溪沙》答案“沈郎”形象是词人自我形象,苏轼以多病的南朝名相沈约自比,含有深意;面对生机勃勃的盎然春意,词人叹己“多病”甚至弱不胜衣,含有身世浮沉之感;借鸿雁、鹧鸪的意象,在忧伤中表达了对故旧亲友的挂念;将落花比知己,暗示命运的沉沦,表达情怀的寂寞。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句句咏柳,而又句句写人,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先写春柳之繁茂多姿,风采动人;问春柳何以枝叶繁密,井然有序;最后回答是因为春风吹拂,装扮生机。诗歌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对充满生机活力的人们的歌赞之情。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咏物诗常用表现手法――抒情方面: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修辞方面:拟人、比喻、象征、对比等1、“题型综合提升”第3题《瀑布》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问题:试分析病牛的形象?[答案]诗中描绘了一头病牛形象。它劳累一生,一身病残,但想到的仍然是大众的温饱。它耕种了千亩万亩土地,收获了千箱万箱粮食,自己却一身伤痛。作者以牛喻人,其实描写的是一位甘心奉献而又无怨无悔的志士仁人的形象。1、“题型综合提升”第5题《病牛》2、(2011年山东)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诗中的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能在“无人见”的时候“长自清”,具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考点总结鉴赏形象要点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温馨杂草屋欢迎您http://max.book118.com/member/index.php?uidfjndma************物象意象作者的主观情感形象(实)情感(虚)意象: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意)的物象(象),是“意”(虚写)与“象”(实写)的统一,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2007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广东卷)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答:(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2、意象类考题答题步骤:(1)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2)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和效果。1、意象类题目考题形式:(1)某某的寓意是什么?(2)为什么要写某某?(3)诗中表现某种情感的有哪些?请找出并分析。余干①旅舍(刘长卿)摇落②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①余干:地名,今属江西。②摇落:草木凋零。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答: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初上月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交代时令景象秋景,烘托渲染诗人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暗示了一种郁郁的离情乡思。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