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9届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系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难点突破”专题学案(教师用)【复习目标】1.梳理并熟练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必备知识;2.理解并强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所需的关键能力;3.提升综合选择题、图表信息题、概括分析题的解题能力。【复习重点】提高阅读速度,提升对信息的检索、理解、辨别、归纳、整合、分析、评价、推断等能力。【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连续性文本是指由句、段构成的文本,句子是文本的最小单位。非连续性文本是指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提供阅读的材料是多维度,是相互独立的,文本材料大多是由文字、图标、漫画、数据、统计图表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者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它们之间的顺序并不固定,打乱了原来的顺序,仍然可以表达原来的意义。所以称之为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二、考情解读年份卷别选文考查点内容特点综合选择图文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比较异同卷Ⅰ纪录片频道制播经营模式非连续性文本★★★2017卷Ⅱ垃圾分类问题非连续性文本★★★卷Ⅲ博物馆职能与经济发展非连续性文本★★★卷Ⅰ量子通讯非连续性文本★★2018卷Ⅱ科技创新非连续性文本★★★卷Ⅲ互联网与图书出版非连续性文本★★★考情分析:近两年的课标全国卷均考查了非连续性新闻文本阅读。从试卷的选文和命题情况看,题目一般采用三至四则非连续性材料命题,这些材料由通讯、时评、报告、综述、图表等不同类型的新闻片段组成,围绕一个共同的新闻话题,从不同视角对新闻话题或介绍说明,或分析议论。试题设两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选择题主要考查信息的提取与筛选,简答题主要考查概括内容要点和比较报道异同。难点突破1综合选择题——整体把握,细处比对,深入分析从目前的考查形式看,新闻阅读采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出现,涉及通讯、时评、报告、综述、采访、图表等材料内容。考查的主要题型是以信息筛选为目的的综合选择题。对这类题目的解答,整体把握、细处比对、深入分析是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梳理·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三步法”解答综合选择题(一)看材料,了解文体特征非连续性文本的新闻阅读材料,选自不同的文本,体裁不同。首先要把握这些材料的文体特点,比如消息,要抓“五要素”;时评,要紧扣作者的观点与评论对象。(二)抓要素,把握新闻内容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离不开记叙的要素,所以,分析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考生进一步把握主要内容。(三)明手法,用好三步解题新闻阅读,主要从“理解”的角度和“分析”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信息的掌握。从命题角度看,这类题目的命制方式与论述类文本相似,其设误角度也有相同之处,因而解题方法也是“三步法”:第一步,找准。通读材料和选项,找出选项在文本中的对应处,这是阅读的第一步。这一步的关键是定位准确,不遗漏。第二步,细比。除比对词语、比对观点和依据外,更要注意比对顺序、范围、数量、程度、数据、时序等。比对的关键是细心,不粗枝大叶。第三步,深析。新闻阅读的选择题,并非所有的选项在文本中都有对应,有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没有具体的对应点,因此要从材料的文体特征入手,注意辨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且善于从整体把握,深度理解分析。【规范·解题思路】【典例剖析】综合选择题例1.(2018·全国卷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顺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4月20日)材料二2011~2016年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单位:%)(摘编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材料三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