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可编辑wrod范本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目的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控制作业环境的职业危害因素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适用于公司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3术语3.1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s):从业人员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3.2职业禁忌症(occuptioanlcontraindication):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症。3.3危险因素(hazardous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3.4有害因素(harmfulfactors):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通常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二者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3.5有尘作业(dusty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3.6有毒作业(toxic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3.7燥声作业(workingofmoiseexposure)职工在产生工业燥声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和劳动作业。4职责4.1、公司成立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全面管理;4.2、公司办负责公司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体检,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宣传,职业危害因素外部监测,4.3、生产安全科负责制定职业卫生防治计划,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职业危害告知,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监督职业健康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建立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账,编制和修订《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4、车间主任负责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用具的检查、配备、发放,并建立个体防护用品台账;4.5、班长负责岗位员工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用品使用的监督检查;5控制程序5.1法律、行政法规及标准的学习和贯彻。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职业安全卫生术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5.2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环境性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办按上述五类对公司工作环境中所有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更新。5.3职业危害的防护5.3.1在公司进行新、改、扩建项目时,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悉知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并告知从业人员,不得隐瞒。5.3.2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5.3.3每年请获取资质认证的职业健康服务机构对公司内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5.3.4公司新改扩建项目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项目投产试运行一月后还需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必须由取得职业健康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评价。5.3.5生产安全科负责确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组织监督工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分级管理,每年组织一次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保存检测结果。同时将监测结果在受检岗位公告栏公布。5.3.6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定期定点监测;现有装置、生产设施更新、改造、检修的检测;事故性监测;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建设项目竣工前和竣工后验收的监测;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的检测等。5.3.7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从业人员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5.3.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或设备装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5.3.9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检测结果,标准,等级等。5.3.10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参照《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擅自挪用、拆除或停止使用。5.4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公司办应将公司存在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应按